大河网

Global Talk丨巴基斯坦百万粉丝博主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何惊叹连连?

2024-10-18大河网

大河网讯 巍巍华夏,宅兹中国。10月17日,17名巴基斯坦网络大V和媒体人士考察团来到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60余年考古工作风雨兼程,如今,在这里,众多海外大V从华夏先民所留下的足迹中缓缓揭开3800年前中国第一王朝夏朝的神秘面纱,与最早的中国相遇。

“有夏之居、邦国林立的中原沃土,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多重证据一次次在这里汇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在这里登上舞台。”走进第一展厅,历史博主费萨尔·西迪克(Faisal Siddique)仔细阅读着墙上的注释,意识到面前“第一王朝”四个大字指向了超出其认知范围的夏王朝。

“中国的过去,古老而神秘。如今在这儿,我对中国悠久历史的认知再次被刷新了。”打开相机,环绕四周拍摄记录,这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历史博主进入了日常工作状态。

骨猴。

“面前的陶罐为葬具,幼儿夭折后被置于其内,以求灵魂不灭。”听了讲解员的介绍,费萨尔了解到这种丧葬形式为瓮棺葬,并跟随镜头说道:“或许这代表着夭折与新生。”

“快看,这个小猴子真可爱!”来自夏代的“骨猴”展品在费萨尔的镜头中不断被放大,“这么小却又这么精致,通体抛光,真不可思议。”

据介绍,这个高2.2厘米、宽0.75~0.95厘米、由动物骨骼雕刻的骨猴于2022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一座高级墓葬,墓主是一个两岁的孩子。此骨猴出土时位于儿童胸前,中部左右有对穿孔,应是被用来佩戴于脖子上。“小小的装饰品寄托了父母深深的爱。”费萨尔告诉记者,虽时隔三四千年,他仍感受到作为父母的远古先民的爱与思念。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看看这件美丽的艺术品,它由数百块小绿松石镶嵌而成,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其完整性令人惊叹。”同众多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一样,费萨尔同样被“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这件青铜文物的精美程度所震撼。

“这件文物的器身以青铜铸出主体框架,呈四角钝圆,略呈亚腰形,两侧各有对称环纽。其上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虽历经数千年无一松动脱落。出土时安放在墓主人胸部,从两侧有对称的穿孔纽可见,穿缀系于主人胸前,应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等的重要载体。”在讲解员的介绍中,费萨尔得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金镶玉”。

费萨尔·西迪克参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这件文物形状特别,呈波浪起伏状,原来这便是‘龙’的形状,数千年前,中国已有了龙的图腾。”站在另一件由绿松石组成的夏代文物面前,费萨尔再次驻足观赏。

作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直径大小在0.2~0.9厘米之间,厚度为0.1厘米,被称为“华夏第一龙”。夏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夏代的时候,二里头先民们已经把龙作为图腾来崇拜。

绿松石龙形器。

“3800年前,居住在二里头的人们,为何如此喜爱绿松石呢?”除了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绿松石龙形器外,费萨尔还发现了绿松石项链、绿松石珠等许多绿松石器物,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绿松石颜色鲜艳,绿松石矿料稀缺,故而古人喜好绿松石作为代表身份的礼器。八千多年前的贾湖文化中就出现了绿松石,到了龙山时代则开始逐渐为贵族所占有,具有了显现身份地位的功能。在二里头文化中绿松石被进一步强化,用来制作出高度复杂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显现出神秘宗教色彩的高精尖器物。“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器物矿源大部分指向陕西洛南辣子崖古绿松石矿,表明当时的夏王朝对周边珍贵资源的控制。”讲解员补充说。

费萨尔·西迪克参观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商朝的存在,而这些出土的青铜器和其他设计精美的文物,证明了夏朝不是传说,而是历史。”参观结束之际,费萨尔还收获了一枚金色纪念币,“我会将它带走作为纪念,提醒着我曾经访问过这个存在于3800年前的夏朝,曾见到过最早的中国。”(周金淼 李思瑶)

推荐阅读

Global Talk丨戳这里 看更多

编辑:陈梦伊  审核 :刘杨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