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游”说⑥ | 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2024-06-17大河网

  编者按

  有趣的人生,一半是柴米油盐,一半是诗和远方。5月17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如何处理好旅游强国建设的各种关系?怎样以文物强省考古强省助推旅游强省建设?如何把河南打造成为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在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社科院推出《“游”说》特别策划,河南如何推动旅游强省建设,听听专家怎么说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这是从民生、经济、文化、形象展示和对外交流等维度对旅游业多重功能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成效的核心要求。对于河南省来说,要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精神的指导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奋力推进旅游强省建设,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旅游力量。

  一、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美好生活

  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要促进旅游业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把提高人们旅游的高质量、幸福感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民美好生活为中心发展旅游,这是所有旅游工作的核心与方向。

  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河南拥有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博物馆之旅、温泉康养旅游产品、冰雪旅游产品、非遗体验产品、文创产品以及特色美食等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有关部门在开发过程中要从游客的需求视角、行为视角和消费视角出发,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重点突出旅游工作的创新性、地方性、特色性。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健全“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做到“安、顺、诚、特、需、愉”,让人们认知旅游、参与旅游、享受旅游,在旅行中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旅游生活体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旅游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增强河南旅游和文化的融合。2024年省政府重点工作安排中,谈到加快文旅文创融合,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造成为高识别度、高传播度、高美誉度的国际知名文旅品牌。我们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文化遗址展示区(仰韶文化、“五都荟洛”、大嵩山、大宋文化、殷商文化)、沿黄生态廊道和沿黄旅游风景道,绘就河南黄河旅游的厚重底色。推动形成“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河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推动郑汴路“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对三门峡“黄河金三角”的地理位置、重大旅游作用、全域旅游潜力要再定位、再认识。

  倡导绿色旅游和低碳的方式。旅游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行走和活动,这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同时,户外活动和自然风光也有助于缓解生活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节能减排等措施,让游客充分享受到美好的旅行生活。

  二、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河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河南经济贡献了重要力量。2023年,河南接待游客增至9.95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9645.6亿元。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大力培育旅游市场,发展旅游经济。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发展地方旅游经济、优化地方经济结构。通过打造旅游经济,人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的市场和消费模式,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可以增强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旅游发展的投入与建设。政府有关部门要提供财政支持、减免税收、发展夜间经济、推动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等。加大对旅游业的财政投入,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旅游企业税负,鼓励其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消费惠民政策,如推出旅游优惠券、打折活动等,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有序发展夜间经济,如开设夜市、夜间演出等,丰富游客的夜间活动选择,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推动创新驱动的多元业态。2024年6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把准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多元业态。我们要按照省委会议精神,在守正创新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要更加注重从旅游工作机制上谋创新、抓创新,从制度、政策、机制、资金、人才等各方面引导和鼓励旅游创新,实现传统旅游业态、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升级。要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激发活力、提升效能。要坚持旅游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决避免无用创新和“盆景式”创新。要紧跟时代节拍,增强对新变局、新事物、新技术的洞察力和感知力,积极探索做好旅游经济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三、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构筑精神家园

  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构筑精神家园,意味着通过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放松身心、体验文化、寄托情怀的精神栖息地。

  打造黄河文化地标,确立精神标识。黄河文化地标是黄河文化的具象表征和物质载体,能够串联起源远流长的黄河文脉,并转化为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看得明、讲得清的“黄河故事”。这些地标不仅筑牢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还体现了古代先民无与伦比的创造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和精神追求的探索性。河南在治理黄河过程中,诞生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这些精神通过黄河文化地标的传播,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挖掘黄河治理文化,彰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着力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构筑精神文化乐园。着力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旅游文化工程。通过系统梳理和研究河南的轩辕黄帝、客家文化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根亲文化资源,通过建设文化地标、开展文化活动等措施,可以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这也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信的积极回应,有助于构筑全球华人的精神文化乐园,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依托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把郑州打造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之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传统,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郑州作为黄帝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通过深入挖掘黄帝文化内涵、提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影响力、建设黄帝文化地标以及开展文化交流和推广活动等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郑州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之城。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为中华文化新地标,把安阳建设成为殷商文化圣地。要深入挖掘和传承殷墟甲骨文文化,保护和展示殷墟甲骨文遗址,将殷墟甲骨文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增强殷墟甲骨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四、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展示中国形象

  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造成为高识别度、高传播度、高美誉度的国际知名文旅品牌,充分塑造并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

  注重旅游形象的整体提升,着力提高品牌景区的美誉度。河南省的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等景区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具有较高的美誉度。持续提升这些景区的良好形象,就要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等措施,来展示中国旅游业的专业水准和高效管理,从而不断提升河南旅游的美誉度、向往度、人气度。

  加强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关注塑造旅游形象的重要性。通过推进文旅资源整合来挖掘旅游资源,展示中国形象。围绕黄帝故里、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中华文化IP,建设10条具有国际范、中国味、中原韵的精品线路。通过创新叙事、数字化赋能等多种方式,一体多面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推动河南旅游的对外交流,增强国际旅游的影响力。通过与国际旅游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展示河南开放、包容的美好形象。积极参与国际旅游交流活动,分享河南旅游业的发展经验和成果,提升河南在国际旅游领域的形象。

  五、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增进文明互鉴

  通过旅游平台互通共享,把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示给全世界,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增进文明互鉴互通。

  挖掘优质化的旅游元素,打造文明互鉴名片。体现中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殷墟甲骨文、温县太极拳、古代丝绸之路等诸多河南元素的优质旅游资源,均是对外交流互鉴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殷墟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殷墟甲骨文这一人类文明元素为媒介,为世人认识真实、全面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窗口,有利于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拓展平台化的旅游共享,打造文明互鉴平台。创新旅游交流模式,搭建旅游交流平台,河南省地方政府与国内外有关旅游部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加强旅游交流。推动合作交流机制化。促进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行社协会、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欧洲旅游委员会等组织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人才的培养。在对外旅游平台打造上,可以尝试性地做好国际人脉建设工程,设立“海外旅游传播官”,开拓发展海外特邀观察员、外国专家、外籍特约主持人、海外专栏旅游作者等队伍,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交流联系,扩大海外传播的“河南朋友圈”。

  促进多样化的旅游交流,丰富文明互鉴内容。以开放的理念构建起河南“大旅游”的新格局,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东盟等有关国家旅游交流合作,推出一批具有河南特色、富有文化创意、易于外国人理解接受的对外传播旅游产品,开展河南旅游精品外展推介和向不同国家和地区推介富含嵩山文化、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大河文明元素的历史文化旅游内容,推动中华优秀旅游文化走向世界,讲好河南旅游的故事,提升河南旅游的国际能见度。及时掌握旅游巡展最新信息,引进不同国家、地区的特色旅游展览,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陈智勇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课题组长:李立新 课题组成员:郭树伟 宋朝丽 陈智勇 靳瑞霞 卢 冰 尹松鹏 石宕川 任梦一 张洪艳 范先立 马培红】


编辑:申久燕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