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设 ② | 博鳌亚洲论坛地标建构经验对打造殷墟甲骨文文化新地标的启示与借鉴
编者按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地传承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河南日报理论部、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推出特别策划《“甲”设》,邀请专家学者就怎样更好地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出谋划策。乌镇、兵马俑等文化地标是如何建设的?金字塔、埃菲尔铁塔构建文化地标的经验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和借鉴?一起看看他们怎么说。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2024年新年贺词时提到“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他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在此基础上,河南省政府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作为2024年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文化地标的建构能提供一些借鉴。
一、博鳌亚洲论坛地标简介
博鳌亚洲论坛(英文名称为Boao Forum For Asia,缩写BFA)(以下简称“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由29个成员国共同发起,于2001年2月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正式宣布成立,每年定期举行年会。至2023年底,已经举办了22届年会。博鳌亚洲论坛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论坛当今的使命,是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凝聚正能量。23年来,论坛茁壮发展,成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具有影响力的全球性交流平台。
二、博鳌亚洲论坛文化地标的形成原因
博鳌亚洲论坛历经20多年的历史考验,以其独特的魅力光彩和区域特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论坛峰会之一,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一)回应时代关切,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是亚洲积极迎接全球化挑战,为亚洲发声的创造性举措。1997年,中国企业家蒋晓松邀请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和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来到海南小镇博鳌,然而当时正值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博鳌度假结束时,几个人一致认为面对欧洲经济一体化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挑战,亚洲需要合作的平台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几经协调,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博鳌亚洲论坛成为亚洲最负盛名的论坛,短期来说,推动了亚洲国家在经济上的团结与合作,长远来说,则为亚洲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凝聚了自己的力量,也为亚洲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提供了高层次平台。
(二)借助论坛IP,打造“国际会都”。近年来,“国际会都”成为琼海市政府工作部署的“高频词”。建设“国际会都”,最大的基础和优势就是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在发展中呈现出专业性、时事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如今,定期定址在博鳌召开的重要会议增至37个,除年会之外,论坛还讨论了诸多领域的重要世界议题,如亚洲旅游论坛、“非典”与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研讨会、能源论坛、世界物流大会、国际药业产业大会等专业性论坛,与亚洲、欧洲、国际及区域组织的代表探讨人类遇到的重大问题,寻求应对策略。此外,推出博鳌会议生态平台微信小程序,构建线下+线上会议生态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品质服务,助力“国际会都”建设。
(三)狠抓旅游会展,展露“国际范儿”。涓涓不息的万泉河水给博鳌、给琼海带来了蓬勃生机、活力。以医疗健康产业为核心、以旅游和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更加鲜明。在此基础上,博鳌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全域5A级景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得到国家旅游局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被誉为全域旅游的发源地和先行者。结合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深度交融,博鳌大力发展“田园风光+国际范”“生态宜居+风光秀丽”内外兼修的城市风貌,充分利用论坛带来的红利。
三、博鳌亚洲论坛对打造殷墟甲骨文文化新地标的启示与建议
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对打造文化地标的启示在于:文化地标的打造要聚焦解决时下面临的问题。殷墟甲骨文体现了当今中华文明探源与传承的时代使命。文化地标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殷墟甲骨文在教育、中华文明探源与传承中能够发挥可持续作用。文旅文创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殷墟甲骨文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借鉴博鳌亚洲论坛文化地标的成功范例打造殷墟甲骨文文化新地标,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锚定国家历史主根脉,传承人类文明财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强调坚定中国文化自信。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理论概念。把殷墟甲骨文文化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是应时代需求,实现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依托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公园、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推动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把殷墟打造成更深地学习了解中华文明的教育基地,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培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根”。
(二)依托“文字之都”IP,打造殷墟甲骨文国际交流传播平台。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在此基础上,安阳应加强殷墟甲骨文的国际交流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殷墟甲骨文的国际地位。
依托殷墟齐备都市、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充分发挥平台的文化传播功能。目前,安阳已经承办了一些重要国际文化会议,如世界漫画大会、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大会、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等。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加强安阳举办国际文化大会的优势和力度,常设考古、文字、“非遗”等专题会议,吸引诸如纪念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等更多国际知名文化会议落户安阳,把安阳培育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重镇。为此,应打造功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国际会议中心、国际酒店,完善配套硬件设施。同时,建议开发殷墟生态平台微信小程序,建设线下+线上会议生态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品质服务。
(三)整合文旅文创资源,活化甲骨文文化。发展文旅文创能够使甲骨文和文物“活”起来。聚安阳整体文化之力,助力殷墟甲骨文“出圈”,不失为一条路子。在殷墟文旅小镇上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阴大型传统民族舞蹈“跑帷子”、 道口古镇的舞狮舞龙踩高跷、“洹河夜游”文旅项目,融合甲骨文字、青铜纹饰等殷商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大邑商之夜”时装秀等活动。在步行街布局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彰德锦泰恒糕点、汤阴山药,滑县的安绣、木版年画,汤阴县梅珍粗布坊,绞胎瓷龙形状瓷器等,使殷墟文化更加饱满。
【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刘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课题组组长:李立新 课题组成员:宋朝丽 尹松鹏 秦玉 马培红 任梦一 刘源】
相关推荐
·“甲”设 ① |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的7点建议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