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兴文化工程丨岁月无声 惟石能言——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玉霞

2024-11-27大河网-河南日报

  人物简介

  张玉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考古学和中原文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今年9月,由其主持的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南阳岩画调查报告”已结项。

  □本报记者 赵若郡

  冬日的薄雾笼罩着南阳鸭河工区,碧波荡漾的鸭河水库静谧安宁,周边的浅山丘陵上,分布着多处岩画遗存。

  “兴文化工程”启动后,鸭河工区成为“南阳岩画调查报告”项目负责人张玉霞复查次数最多的点位。

  南阳岩画,以鸭河为中心,西至淅川县、内乡县,东至方城县、泌阳县,呈半环状分布,为探寻人类文明起源和史前文化发展打开了一扇深邃、奇趣的窗口。

  “南阳岩画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距今6000—3500年之间,很有可能是华夏族人的记录符号系统,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新资料。”11月25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玉霞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浅山丘陵间的凹穴岩画

  岩画——“人类童年的语言”,一种全球性文化现象。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出现,是古代先民利用石器、金属器或矿物质颜料在岩石上制作的图案作品。

  2010年,方城籍文化学者马宝光回家乡探亲时发现清河乡有岩画遗存。“方城有岩画”“方城有大量岩画”“方城有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岩画”……自此,南阳岩画研究拉开序幕。

  鸭河岩画发现于2012年,当时鸭河工区成立了岩画普查队,沿鸭河水库和梦山一带进行详细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共发现凹穴岩画遗存1000余处。

  世界岩画组织联合会执行主席罗伯特·贝德里克高度评价鸭河岩画:“这一拥有数以万计凹穴的岩画群,是截至目前发现的最壮观的,当属世界之最,鸭河工区岩画群因此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丰碑。”

  鸭河岩画只是南阳岩画遗存的冰山一角。十多年来,在南阳盆地伏牛山和桐柏山间,150米至450米的浅山丘陵地带,大量岩画遗存陆续被发现。

  “南阳岩画的类型以凹穴为主要元素,数量巨大,大体可分为横向或竖向的排列组合、梅花状组合、星象状的组合、图形状的组合及其他无明显分布规律等形式。”张玉霞认为,以凹穴为主是南阳岩画的主要特征。

  她还提到,南阳岩画中的巨石遗迹引人注目,还有方格、米字格、十字纹等几何图案和刻画符号,也偶见植物、动物图案,凹穴会以各种组合形式出现在上述岩画类型周边。

  文字发明前的“远古密语”

  把目光投向世界,无论是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岩画,还是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抑或是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把目光望向国内,无论是广西左江花山蹲踞式人形岩画,还是北方草原动物岩刻画,抑或是河套地区的人面像岩画,拥有直观具象的画面是它们的共同点,岩画研究者们将其称为具象岩画。

  而南阳岩画则与之不同,是抽象岩画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具象岩画已成为艺术,而抽象岩画还在艺术的门外徘徊。

  这是抽象岩画的原始性,更是它的魅力所在。“置身于南阳岩画的场景里,犹如与古人对话、与天地沟通,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受。”张玉霞不由感叹。

  “目前,学界关于凹穴象征意义的解释至少有100种,影响比较大的是女性生殖器、祭祀容器和星云符号。”她说,有学者认为凹穴具有生殖崇拜的含义,蕴含着古人对人丁兴旺、生命永续的期盼。

  “一般认为,群集在一起的小凹穴与宗教祭仪场的场地中心地带有关,带着小凹穴的石板是祭坛,有的小凹穴可能被用来盛酒或其他祭品。”张玉霞进而解释,其实,在岩石上制作凹穴的行为本身,很可能也是祭祀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远古时期,星云和太阳一样,也是人类虔诚崇拜的对象。

  南阳岩画曾发现数十个被认为是远古“日晷”的圆盘状石刻,盘面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圆形凹穴,有的凹穴由沟槽相连,表现出星象大小及其在天空中的整体结构布局。

  “有学者认为,这很可能是颛顼帝‘绝地天通’之前全国性天文、气象农业知识普及运动的反映。”张玉霞说。

  “岩画是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共同母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学倾向和哲学思想,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超自然环境的关系。”对于进一步解读岩画的象征意义,张玉霞充满期许,早日揭示包括南阳岩画在内的中原岩画的奥秘,对于探索全人类早期的精神文明,也具有积极意义。

  从远古走向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

  “本次调查,在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过去十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已有资料,才得以有现在的研究成果。”前辈的研究和付出,张玉霞感念于心。

  然而,令她痛心的是,在一年来的走访和复查中,她和团队发现,有些岩画因开山取石或自然风化等原因已消失不见。

  若干年后,2.66万平方公里的南阳还能有多少岩画被留存?又有多少未知的能够被发现?

  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需要一腔热忱,更需要科学方法。

  “我们要参照各地岩画田野调查的流程,尽快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中原岩画田野调查标准与流程并进行推广。”张玉霞不断呼吁,要对岩画进行定位、测量、绘图、编号,按照文物普查标准,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并将南阳岩画数字化保护利用融入文化大数据体系,为进一步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岁月无声,惟石能言。南阳岩画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

  专家观点

  南阳岩画与具茨山等中原其他地区的岩画风格极其相似,且数量更大、种类更多、分布更为密集。

  南阳岩画作为中原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特别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体系的起源、形成及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关于凹穴岩画的文化内涵,很有可能是华夏族人的记录符号系统。

  绝大部分南阳岩画没有纳入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议采用数字技术采集和存储岩画信息。

编辑:张龙(小)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