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城市怎样变韧性?河南立法要求排水排涝要定期做体检

2024-10-15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一座城市,该如何变得更有韧性?在遇到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时,什么样的城市能够有效应对,并从而提升韧劲儿呢?近日,《河南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将从明年2月1日起施行。

《条例》提出,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应尊重自然、统筹规划,提升城镇内涝防治能力,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和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

网站截图

要求丨实行雨水、污水分流

分布于城市地下的排水管线,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它们一头连着生态环境、防洪安全,一头又连着民生幸福、生活质量。

今年7月,南阳市中心城区开展部分排水防涝工程施工,对29个路段的排水管网升级改造,现已全部完工。据南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工程部主任王云清介绍,本次排水防涝工程施工,将原有排水管道调整为污水管道,并进行升级维护,提升管道寿命,同时根据道路具体情况,新铺设大管径的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内河。

《条例》明确提出,城镇新区建设应当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不得相互混接。

其中,雨水、污水合流地区,应当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求,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开展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在旧城区改建和道路建设时,应当统筹雨水、污水分流改造。

根据《条例》,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增加绿地、砂石地面、可渗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对雨水的滞渗能力,利用建筑物、停车场、广场、道路等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削减雨水径流。

郑州市马头岗污泥处理厂。

应对丨定期开展城市排水防涝专项体检

什么样的城市具有韧性?大河网记者了解到,所谓韧性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能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所助理研究员韩鹏告诉大河网记者,建设韧性城市是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城市安全发展基础、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当发生极端天气事件时,城市该如何科学应对、安全度过,从而提升自身的抗灾能力?《条例》提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预警、会商、管网河湖联调联排等工作机制,编制城镇排水防涝应急预案。

同时,应当利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手段建立完善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和排水防涝智慧管理平台,划定内涝中高风险区域,绘制内涝风险图,在易涝点等重点部位设置积水深度监测和预警信息显示设施,并将监测和预警信息与应急管理、水利、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共享,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

市、县级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城镇排水设施普查检测,定期开展城市排水防涝专项体检,对排水设施进行周期性检测评估,在汛前对城镇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条例》将排水和污水处理一体立法,不仅在完善排水和污水处理规划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城镇排水管理和设施维护保护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对城镇内涝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内容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河南省依法开展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城镇韧性夯实了法制基础。”韩鹏说。

利用丨生态景观、城市绿化等优先使用再生水

“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依赖水资源支撑。”韩鹏说,而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是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一定使用需要的回用水。

据了解,2023年河南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总量近48亿吨,再生水利用量17.5亿吨,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6.6%。其中,黄河沿线省辖市(示范区)再生水利用率已达到30%以上,其他省辖市达到25%以上。

除了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再生水利用在量的提升外,河南省再生水水质也在提高。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马头岗水务分公司再生水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河流地表水三类标准,作为河道补水排入贾鲁河后,比天然河水还要清澈。

如何充分使用城市的第二水源,减轻城市的用水压力?《条例》提出,新建、改建、扩建的污水处理厂,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资源状况,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符合排放标准的可以排入河湖。工业生产、生态景观、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用水、车辆冲洗、水源热泵以及建筑施工等应当优先使用符合标准的再生水。

同时,用于生产经营的再生水实行有偿使用,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再生水用于提供公共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河湖湿地生态补水、景观环境用水。(刘瑞朝 张家祺)

编辑:谭敏  审核 :刘杨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