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鹤壁篇丨产业转型立潮头

2024-09-29大河网-河南日报

鹤壁卫星智造产业园。丁小芳 摄

龙芯中科产业基地。王志成 摄

河南迅克新材料脱模布生产车间,200余台套生产设备正在飞速运转。赵永强 摄

天章卫星智造基地。淇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供图

  □本报记者 陈晨 蒋晓芳

  从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的“一根线束”,到串起一个小镇的“一根尼龙66工业丝”;从全省首个获得卫星制造资质的商业卫星生产工厂,到“中国芯”龙头企业在全国布局的首个芯片封装项目;从闪亮太空、俯瞰沧海的“中原一号”“鹤壁一号、二号、三号”卫星,到无中生有、羽翼渐丰的合成生物小镇……鹤壁市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鹤壁,近年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鹤壁市以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抓手,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优中培强、有中育新、无中生有,坚定不移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用一个个强有力的产业和产业集群,构筑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四梁八柱”。

  迭代升级焕新传统产业

  每天,来自各大主机厂的线束订单,会被录入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生成生产计划;接到系统指令,车间里的智能立体仓库会自动把原料备好;随后,无人驾驶的小车缓缓驶来,把这些原料运到生产线……9月21日,在位于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海集团全流程智能化高压线束生产线上,1名工人只需在工业电脑上轻点启动,1分钟后,一条高压线束就“走”下70米长的生产线,经过自动包装码垛,很快被送到成品仓库。

  “这是天海集团在全球线束行业中,率先建成的4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全流程智能化高压线束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只需一名工人负责。”该公司信息中心数字化总监岑晨介绍,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智能生产线的产品质量更有保障,生产效率提升了75%,生产交付周期缩短30%。

  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赋能传统制造业,是鹤壁焕新传统产业的新出路。近年来,该市围绕电子电器、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镁基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迭代升级。

  电子电器产业方面,重点做强做大汽车电子电器、光电子等产业链。天海集团的汽车线束和电子插接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目前正在推进天海三期建设,将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市场化方式对汽车电子电器产业进行整合,打造重要的千亿级电子电器产业集群。

  镁基新材料产业方面,与中铝集团合作的镁基新材料实验室进展顺利,工业试验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在推进年产30万—50万吨镁基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探索镁基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打造“中国镁谷”。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重点做强做大聚氨酯、聚甲醛、聚乳酸产业链。目前,美瑞聚氨酯项目一期投产运行、特种异氰酸酯等6种产品产能世界最大,龙宇6万吨聚甲醛建成投产、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全国最大,特种尼龙小镇尼龙66安全气囊丝等4个产品为全国单项冠军。

  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布了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鹤壁市成为全国36个入选试点市(区)之一。近年来,该市相继出台了《鹤壁市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鹤壁市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累计培育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平台)67个,上云中小企业超4000家。此次试点建设,鹤壁将围绕智能电器电子信息制造、新材料制品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制造等细分行业,推进不低于国家要求400家中小企业完成改造任务,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生产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业务环节的深度数字化改造,争创一批数字车间、智能车间等标杆企业,探索一批“链式”转型模式,带动一批转型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小快轻准”产品。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鹤壁的转型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实现了从‘燃料’到‘原料’的转变,从‘原料’到‘材料’才初见成效,从‘材料’到‘终端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坚定转、坚决转,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打造转型发展2.0版。”鹤壁市委书记赵宏宇表示。

  向“新”求质布局新型赛道

  布局新兴产业,既是产业迭代升级与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找准发展方向和突破口,鹤壁加快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以“含新量”提升“含金量”。

  8月底,位于鹤壁卫星智造产业园内的天章卫星智造基地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签的商业卫星制造生产项目许可批复,标志着全省首个获得卫星制造资质的商业卫星生产工厂即将建成投产。目前,该公司团队正在加紧进行卫星制造模拟,预计今年年底完成首批4颗卫星生产,这些卫星将在国土调查、地质调查、农林业普查与规划、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作用。

  近年来,该市高位推动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半导体及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聚焦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维打好“提前量”,在“扶新培强”“无中生有”上下功夫,抢占产业发展新风口。

  投资超50亿元的尼龙小镇、合成生物小镇、新拓洋、中原光谷等项目纷纷落地,百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拥有国内第一条智慧合杆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垂天科技带动青岛荣海精密制造公司等10余家企业落地鹤壁,一个百亿级杆塔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天海集团为龙头带动386家汽车电子企业、以仕佳光子为龙头带动47家光分路器芯片企业、以龙芯中科为龙头带动21家信创企业、以航天宏图为龙头带动近20家商业卫星上下游企业落户鹤壁,高技术产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同时,在量子科技、低空经济、先进计算等领域,该市加强与海尔、问天量子、大疆无人机等重点企业合作,力争在新赛道上取得突破。

  从“朝地下要资源”到“向天空要发展”,发展动能转换的背后,是鹤壁产业生态的系统重塑。在没有先天优势的情况下,鹤壁如何破局落子、重塑吸引力?答案是:招龙头、引链条、育生态。

  为拓展项目发展空间,鹤壁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了53平方公里的科创新城,高标准建设32个专业园区,规划新建标准厂房310万平方米,每个专业园区突出一个产业生态。同时绘制产业路线图,按照图谱招项目。实施“研究院+公司+园区”的产业导入模式,绘制了43个招商图谱,建成招商引资智慧平台,不断招龙头、引链条、育生态。如今的科创新城,已经实现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产业生态格局。

  头部企业是推动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以做强做大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链群规模能级提升,鹤壁市认真梳理电子电器、功能性新材料、镁基新材料、商业航天、生物技术、工业软件等产业链条,筛选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强、拥有相当经济规模的企业,以及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把“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支持引导作用,“一企一策一方案”重点支持,助其巩固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提升市场主导力,长成“参天大树”。目前,全市拥有创新龙头企业3家、“瞪羚”企业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400家,形成企业创新发展雁阵式格局。

  加快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面对现实之痛、时代之问,唯有审时度势、率先布局,才能以战略主动谋取历史主动,以战略“落子”激活整盘棋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转型攻坚,到近年来始终锚定高质量转型发展方向,鹤壁市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产业格局焕然一新,煤炭产业占比由90%以上下降到1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高至53.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连续三年居全省第2位,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的转变,因产业转型成效显著两次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

  专家点评

  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郑广建

  鹤壁坚持全面深化、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比53.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产业转型成效显著,两次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

  求变有勇。鹤壁直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难题和机遇,全力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等,实现了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有效转变。敢于攀登和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半导体、工业软件等产业领域均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应变有方。鹤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通过招大引强,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打造了一批创新龙头、瞪羚、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标准规划、建设和运营了一批产业载体和平台,科创新城、智造基地、专业园区等成为产业发展的沃土。同时,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迭代升级。

  下一步,鹤壁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编辑:谭敏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