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焦作篇丨创新驱动正当时

2024-09-24大河网-河南日报

龙佰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龙佰集团提供

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 郭乃玮 摄

河南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成安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进一步鼓舞了焦作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的信心。

  焦作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位置,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坚定依靠人才支撑强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围绕“3+13+N”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大力实施“345”创新行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日之焦作,积极深入贯彻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做强创新引擎,做大创新主体,做优创新生态,努力使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体系完善:“345”创新行动蓄新力

  近年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和中原农谷“两城一谷”三足鼎立,成为我省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动能的主引擎。

  焦作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两城一谷”科技创新大格局步履加快。

  2023年12月25日,河南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沁北园区开园,标志着构建科学院成果转化体系已步入集群聚链的“加速期”,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4月17日,焦作市政府、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试验站。

  5月30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焦作基地揭牌,院地共同打造集医、教、研、产、资于一体的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平台的专业园区,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围绕“3+13+N”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焦作强力实施“345”创新行动,着眼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着力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何为“345”创新行动?“3”即着力提升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水平;“4”即完善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4个体系;“5”即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在省实验室建设、新型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建设、科创型种子企业培育等5项工作中力求取得突破。

  科创引擎,激活产业“向新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焦作建立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库,对923家入库企业开展重点辅导,选定104家科创型种子企业重点培育,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加快推进智慧岛建设,孵化创新型企业81家,孵化成功率80%以上。

  创新成果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样品,更应是生产线上的产品、大市场里的商品。焦作常态化开展院(校)地合作,与双一流高校新签订合作项目15项,高新区获批建设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初步选定战略新材料作为重点研究方向,正在有序推进省实验室筹建工作。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焦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焦作英才计划”,正在与18名院士对接项目,新引进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数量居全省第3位,招才引智排名居全省前列。

  生态优化:“创新花”结出“产业果”

  您知道吗,远销海外的国产手机当中,每年有近3.5亿颗摄像头马达元件产自焦作市孟州。

  位于孟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微型照相自动对焦产品上的优势,在当地双创平台的扶持下,已与三星、小米、荣耀等多家知名手机品牌达成深度合作。

  皓泽电子的成长是焦作市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谁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将拥有新的战略资本和战略优势,对于城市来说,亦是如此。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必然选择,更是应对环境变化,站上发展制高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焦作市科技局局长胡新江说,只有抓住了创新,才能牵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围绕科技创新,焦作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科技委员会,定期研究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强化分工协作、密切联动配合,形成共推共促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5月11日,焦作市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系统谋划实施有力有效的具体项目和实质举措,促进科技创新与“3+13+N”产业链群培育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支撑力。

  推动创新发展,就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焦作积极对接科创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需求,有针对性加大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和服务供给力度,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健全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各项创新要素高效聚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激发释放创新活力。

  近日发布的《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显示,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焦作位居全省第三。

  如今,焦作正加速集聚更多创新资源,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一个个创新种子在怀川大地上孕育而生。

  愿景可期: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城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只有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有效激发创新活力。

  8月30日,焦作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焦作市委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聚焦创新引领、工业强市、产业兴城、民生幸福,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构建“一区五城”发展新格局。

  “一区”统领“五城”,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城市首当“示范”。

  全会指出,焦作要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先行先试,协同推进制度创新,大力实施“345”创新行动,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点产业链群能级提升,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开放高地、人才集聚高地探索路径。

  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创新发展“关键一招”的焦作,将深入推进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创新布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是打开未来的一把“万能钥匙”。

  “焦作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实施‘345’创新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为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焦作贡献。”焦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专家点评

  科技铸魂培育新质生产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冯凡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可以说,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举措。

  焦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对于全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动能。焦作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华山一条路”,深入实施“345”创新行动,建立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库,实施“焦作英才计划”等,不断增强发展动能。近年来,焦作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稳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增速居全省第1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推进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焦作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包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从制度层面引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并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创新布局,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三是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机制,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转化为实体效益离不开与产业的对接融合,焦作围绕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发力建设一流创新平台、转移转化一流创新成果、积极引育一流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编辑:赵地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