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周口篇丨转型记 创新强基攀高峰
周口“智慧岛”正在成为创新创业新高地。李长英 摄
扶沟智能化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刘建华 摄
研究人员在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新材料实验室里忙碌。徐松 摄
河南日报记者 方化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卢涛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如何挺起工业“脊梁”?怎样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面对时代之问、发展之问、实践之问,奋进的周口如何作答?
近年来,周口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奋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走出了一条传统农区的工业“突围”之路。
创新引擎 动力澎湃
在郸城,金丹科技的“L-乳酸的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在项城,乐普药业研制的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100mg+25mg),为国内独家规格……
耀眼的成就是周口加速破题科创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深耕,实现“换道领跑”的生动写照。而企业不仅是创新竞技场上的主角儿,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目前,我们已成为全球乳酸、聚乳酸加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最为完善的企业之一。特别是在科技研发方面,公司坚持每年投入约1亿元,研发改进聚乳酸、PBAT、PBS等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全力推动可降解材料产业化生产取得新突破。”金丹科技董事长张鹏说,公司产品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18亿元。
如今,以金丹科技为龙头、郸城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基地为核心区,一个以可降解材料为尖端产品、串联起工农业协同发展的百亿级产业集群正蓬勃崛起。数据显示,该集群现有产值亿元以上规模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20余家,规划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3项。
无独有偶。乐普药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同样亮眼。2023年,乐普药业研发投入为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2%。凭借过硬的科研技术水平,已成功开发出国内独家产品2个(帕马溴、氨酸帕马溴片),重磅产品2个(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多个填补省内空白、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
一组数据可见周口创新投资力度:今年前7个月,全市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增长42.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1.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7.4%,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5.7个百分点。创新投资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6%、14.9%、34.3%。
创新引领不断强化,创新能力加速提升。今年上半年,周口市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1家、同比增长31.5%;新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提升至81.4%。
创新载体 风生水起
创新平台载体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基石”,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座”。近年来,周口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凝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动能,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周口“智慧岛”上的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与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创新气息扑面而来。“我现在做的实验是提取小麦叶片的DNA,目的是筛选出周麦品种哪些有抗穗发芽基因,为下一步实现抗穗发芽高产育种选育做准备。”该实验室助理研究员于仕佳说。
这是周口市农科院充分发挥自身育种优势,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繁育,加大种质资源创新研发力度,解决农业种业“卡脖子”问题的一个缩影。近五年来,该实验室荣获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4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2项。
河南省四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已建设了“河南省现代中药中试基地”“河南省仲景方药和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创新平台。其中试基地致力于开展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中药创新药物及中成药二次开发等科研项目,是全省最大的中药产业研发平台,填补了全省中药产业无中试、无小试实验平台的空白。
四方药业研发总监周彦辉介绍,四方药业中试基地目前有5条中试线,正在研发用于癌症治疗的中药1.1类创新药。同时,中试基地开展了40多项科研项目,完成成果转化20余项,获得7项国家专利。
数据显示,三年来,周口累计建成国家级农高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高新区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省级中试基地2个、省级众创空间4个。
创新平台“百花齐放”,成果转化“落地生金”。截至2023年年底,周口市共拥有国家、省、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785个,其中国家级创新载体7个、省级创新载体179个,构筑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生态 开放高效
如何涵养一流的创新生态?近年来,周口不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助力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创新平台持续搭建。积极推进伏羲实验室建设,明确实验室重点技术攻关方向。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推荐省级双创载体15家,推荐申报数量居全省第一位;11个开发区创新中心建成运营,新入驻创新型企业248家、双创团队91个;周口“智慧岛”新入驻省级研发中心9家、市级以上试验室20家。
创新园区加快建设。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功创建、成效显现;周口“智慧岛”上榜河南省第二批“智慧岛”名单;川汇区、郸城县等6个县(区)成功创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口国家高新区经省政府审核通过并上报国务院,正式进入创建序列。
创新主体活力迸发。目前,全市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14家;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0家;国家级和省级质量标杆23个。创新主体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
技术交易步伐加快。高标准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周口分中心,开展技术交易、登记、技术经纪人培训等工作,2023年促成技术交易额30.0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登记技术合同达25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8.79亿元,比2023年上半年增长约375%。
“一转带三化”提速。今年上半年,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285个,荣获省级智能车间14个、智能工厂5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5家,居全省前列。改造后的企业实现了大幅度提质增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如今,三川大地创新之变催生创新质变。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产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生态正在形成。
记者观察
创新之变催生创新质变
□方化祎 卢涛
在沈丘,智能零部件产业拥抱高精尖;在太康,锅炉产业上演“智造”之变;在淮阳,塑料产业逐步走向高端化……
创新之变催生创新质变。作为传统农区的周口,随着一批批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产业正在发生华丽蝶变,处处彰显着创新味儿、科技范儿,汇聚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劲势能。
科技创新,平台先行。目前,周口市已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4家,中试基地2家,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1家,各类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000家以上。它们是周口科技突围的尖兵,将在不断“进化”中,形成科技创新的澎湃“合”力。
高能级平台是创新的倍增器。今年的周口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伏羲实验室纳入省实验室序列。引导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中试基地、应用验证平台,新增省级创新平台30家以上。一个个清晰的发展目标,彰显周口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的态度与决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周口市持续打造人才集聚的最强引擎,研究出台“1+21”一揽子人才政策,推出人才公寓、家属安置、医疗保障等20多项专属优惠,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从周口招才引智的政策思路看,更加强化“柔性引才”的理念。以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为例,先后柔性引进院士10名、中原学者6名、博士138名。有效破解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难的瓶颈,激活了“智力引擎”。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近年来,周口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金融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提出了诸多创新性改革举措,持续优化政务、金融、法治、信用环境,为企业减负,为创新发展积蓄势能。
值得一提的是,强化科技数字赋能,支持企业“智改数转”,也是周口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的重要举措,有力推动了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夯实了产业升级的“硬支撑”。
如今,周口以创新为引领,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把“路线图”变成“实景图”,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必将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