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巧手赛巧艺,七夕贡案传统技艺如何在年轻人中传承发扬?

2024-08-09羊城晚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石梦卓 余宝珠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石梦卓

  一片片蒜衣制成的荷花花瓣,一粒粒米粒粘合成酒壶茶壶,一块块蚬壳组成菠萝外衣……8月21日(农历七月初六)晚,这些精美的贡案在东莞市望牛墩镇举行的“七夕之夜”活动现场一一展出。旧时,东莞素有七夕佳节陈列手工贡案“展艺”“赛巧”的习俗,但随着岁月的变迁,七夕乞巧展艺大多只能在官方非遗活动中看到,这项古老的传统习俗并没能在年轻人中得到发展壮大。

七夕贡案展示

  七夕节前后,记者走访东莞望牛墩,探寻贡案这一东莞水乡的乞巧习俗文化,以及贡案匠人们的坚守与创新。

  曾是儿时难忘记忆

  乞巧习俗源远流长

  “天上佳期逢七夕,人间乞巧拜双星。”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在东莞,七夕也被称为“七姐诞”。

  “小时候我们水乡的七夕习俗很兴旺的,每年七月前就跟着大姑娘们一起做手工。”广东省“乞巧节”非遗项目传承人陈杰芳回忆道,“以前的七夕贡案由村民自发筹集制作资金,你五毛、我一块,积少成多出资一起做贡案。”陈杰芳向记者介绍,以往村民也会以养“轮猪”的形式,即集体出资买上多头猪苗,各家各户轮流喂养,初六前杀猪作七夕“拜七姐”的资金。

  现在,每年七夕前两三个月,陈杰芳都会带着村里的巧妇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夕贡案,等待着七月初六牛郎织女银河鹊桥相会之时,举行“摆贡案、赏贡案、拜七姐”的传统习俗。

  东莞的乞巧习俗源远流长。据清末探花陈伯陶主编的《东莞县志》记载:“七月七曝衣、书。其夜,女儿夜穿针、结彩,为乞巧会。”相传农历七月初六交子时辰是牛郎织女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玉帝的第七个女儿织女心灵手巧,才艺高超。因此,每年七月初六早上,年轻女子们梳妆打扮后,便在村中祠堂或家中摆贡案——放八仙台,铺上大红布,陈列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贡案作品“展艺”“赛巧”,等到七夕夜交子时辰(晚11时),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的时刻,姑娘们便在贡案前举行“拜七姐”仪式,祈祷得到七姐的保佑,祈求五谷丰登、心灵手巧和得到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

  据民国民俗学家邓尔雅记家乡东莞风俗的《癸亥七夕竹枝词》记载,东莞的七夕是从农历七月初六开始的,“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在东莞望牛墩镇、道滘镇、中堂镇等水乡一带,对“七夕”尤为重视,“摆贡案、赏贡案、拜七姐”的七夕民俗在民间仍然保留。

  记者在望牛墩的水乡记忆馆,看到了长约7米、制作精美的七夕贡案《仙凡缘》,该作品由省“乞巧节”非遗项目传承人陈杰芳和黄妍以及十几位民间艺人历时两个月共同制作而成,贡案以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为主线,用谷粒、米粒、彩纸、蚬壳、鸡蛋壳等农作物品和废旧材料手工制作而成,融汇了雕刻、刺绣、绘画、手工制作等传统手法,呈现出五谷丰登、男耕女织、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等独具匠心的场景。作品荣获2010年全国七夕女工手工艺大赛金奖和2011年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地处东莞西北水乡,望牛墩镇具有悠久制作“七夕贡案”历史,自2004年起,望牛墩每一到两年就举办七夕风情文化系列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据介绍,“乞巧节”于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精巧创意源自生活

  匠心巧手变废为宝

  今年76岁的陈杰芳,眼神明亮,制作起各种贡品游刃有余。在陈杰芳的家中,5位“巧女”围坐在桌子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用针织勾线成“荔枝”外壳、钢丝和纱布绕成百合花瓣、给泡沫水果粘上亮晶晶的外衣、用钳子夹着一粒粒糯米粘成茶壶酒壶,一件件工艺品在贡案匠人的指尖悄然诞生。

  早在1963年,陈杰芳就开始从事乞巧节贡案制作活动,如今已经从艺近60年。七夕前夕,记者实地探访贡案制作现场看到,各式贡案都是由生活中的原料经巧工制作而成,以糯米砌成的小酒壶为例,做一个酒壶贡案需要起码5天的时间,先设计图案再将米粒一颗颗粘上去,很考验手艺人的耐心和手艺。

陈杰芳最擅长作花

  东莞乞巧民俗中的斗巧、赛巧传统,在制作贡案的手艺人之间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日常用品中取材,发挥创意,灵活应用,把对生活的向往和期许都表达在七夕贡案里。在今年的乞巧节里,各式特别的贡案恰好展现出这一点。

  细腻的心思和独特的手艺是“巧女”们的拿手绝活,“巧男”也不甘示弱,在整体布局设计和引进声光电技术上下功夫。作为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59岁的黄建文从事乞巧节贡案制作至今已有40多年,也是贡案制作的高手。记者看到,一个个生鸡蛋的壳上被雕上孔,瞬间变成闪闪发光的鸡蛋灯,这些鸡蛋灯都是出自“巧男”黄建文的巧手之下。

  “一般要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制作,我今年要做四台贡案。”黄建文向记者介绍,一台贡案长约7米,宽约1.2米,前半部分茶酒斋饭、五谷丰登等传统的部分多由“巧女”们用精细的传统手艺制作,中间部分的场景主题则由黄建文设计。在制作贡案的工作间内,记者看到两三台还未合并的部分贡案,其中展现官洲村的村容村貌的贡案上,可见村里的文化广场、篮球场、喷泉、庭院、绿化草木都被微缩到场景中,几乎还原了村中心的核心场景。

  “等到完工之后,加水通电,有灯有音乐有喷泉,特别好看。”据了解,黄建文最擅长的就是贡案的整体设计布局,在传统的贡案设计上加上声光电等元素,现代感十足。同时,他也常常以废旧物料作为制作原材料,废弃模型、旧塑料板材等,通过黄建文的“巧手”加以改造,变废为宝,成为制作精良的手工艺术。

  不仅结合现代科技技术,七夕贡案在主题的创作上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来自望东村的贡案制作人周金洪,今年85岁,人称洪叔。在制作间内,摆放着两台贡案,其中一台重现着50年代望东村的情景,纵横交织的稻田,错落有致的屋舍,望东村往日的田园景象在洪叔的手中栩栩如生。

七旬老夫妻制作贡案

  唤醒乞巧节日记忆

  年轻力量需要补强

  旧时,乞巧节是年轻人的盛会,未婚少女为主要参与群体。而如今,随着时间推移,参与主体渐趋老龄化。缺乏年轻力量的加入成为当前七夕贡案制作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年轻人工作忙,压力大,也耐不住性子做这些手工。”陈杰芳说道,很多会做贡案的村民都是退休了比较清闲,就加入到制作贡案的队伍中。陈杰芳、黄建文、周金洪等做贡案的老师傅,也常常帮其他村制作贡案。“到七夕那时候,21个村都要摆上贡案来‘拜七姐’,有些村会做的人比较少,也会托我们来帮忙做。”陈杰芳说道。

  “七夕民俗原来在家家户户都有,我们都亲身体验过。”望牛墩文联副主席唐伟明表示,小时候跟着家人、村里人在乞巧节时“拜七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90后、00后这几代人,小时候接触乞巧节民俗的机会没有前几代人多,自然对习俗的了解和联系感存在一定的断层。”

  作为活态文化的乞巧节,唤醒并重塑乞巧节的节日记忆,让参加七夕节日活动在新一代年轻群体乃至小孩子的心中留下印记,是乞巧文化的活化传承重要一步。唐伟明表示,传承和发扬七夕文化,要用当前时兴的载体,来承载和传递乞巧节文化中关于爱情、家庭、乞巧和斗巧这四大核心精神内涵。

  近年来,情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自2004年起,望牛墩每一到两年就举办七夕风情文化系列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每届均设置多项主题活动,如“七夕贡案”展示和制作评比、七夕祈福仪式、主题摄影展、乞巧赛艺会、七夕文化专题研讨会、鹊桥会等。

  “今年活动很精彩,想起了儿时七夕的祭拜活动仪式,还历历在目。”有市民向记者分享。在望牛墩8月21日(初六)晚举行的“七夕之夜”活动现场,人流如织。晚上八点整,乞巧祈福仪式正式开始,仪仗队依次在舞台登场,茶、酒、斋饭等贡品陆续奉上,长者净手点灯、上香、点烛、化宝,并庄严宣读颂文,少儿组、巧女组、巧妇组身着传统服饰相互作揖、礼拜,以礼教还原相互尊重的古朴传统文化。

  “带着小孩来,感受一下七夕节的氛围,还能给贡案投票,很有参与感。”来自望牛墩五涌村的赵先生带着两个小朋友,全家齐齐出动奔赴这场盛会。记者在现场感受到,村民赏贡案,讨论贡案的气氛热烈,大家都在积极参与其中。

牛郎织女在贡案上的鹊桥相会

  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拜师续艺传承有人

  在21日举行的“七夕之夜”活动的主舞台两侧,来自望牛墩21个村(社区)制作的贡案,在现场争相斗艳赛巧。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每个村展示的贡案,望牛墩第二幼儿园和中心小学的学生和老师自己制作的贡案也迎来首次亮相。

  “这台贡案制作好精美”,现场不少村民都围在贡案前拍照,仔细观赏着自己村、附近村制作的贡案。23台贡案主题各不相同,宛若23个微缩的小世界,手工匠人把每个村的特色和创意用别具一格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有描绘中华传统美德的二十四孝、岭南农耕文化、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同时又融入新的时代主题,如文化强镇、水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

  相比之下,来自第二幼儿园和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制作的贡案则更显童真童趣,孩子们用纸折、剪成七夕花卉,用粘土捏成可爱的牛郎织女人偶,还捏制出打篮球、游泳的场景。记者留意到在中心小学的贡案前认真拍照的陈先生,原来他找到了二年级的女儿陈芊雨制作的粘土作品展出在贡案上。“没听女儿说有展示出来,今天来‘七夕之夜’活动看贡案,偶然就发现了女儿的作品,她平时就特别爱做手工。”陈先生向记者展示着女儿捏制的众多粘土作品照片,脸上难掩自豪之情。

陈先生在贡案台上找到了女儿的作品

  记者了解到,“乞巧文化进校园”活动不定期在镇街中小学开展,陈杰芳经常在第二课堂上,教孩子们制作简单的贡案作品。目前看来,活动似乎已初见成效。此举旨在加强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让老师作为七夕贡案文化的传播者,从而将七夕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8月18日,陈杰芳老师的收徒仪式在乞巧节传承人工作室举行,两位弟子按照传统礼仪,向陈杰芳老师呈拜师帖、行拜师礼、敬茶、签署师徒协议书等。“要持之以恒,勇于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下去,并且将此发扬光大。”陈杰芳在现场寄语弟子。两位弟子均表示,将不断创新发展,把属于望牛墩的优秀七夕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文脉一周

  ●8月18日,2023东莞第十九届读书节、南国书香节东莞分会场暨书香南苑·莞揭牌仪式举行,活动围绕“书香东莞阅动潮流”的年度主题,策划推出“阅·潮流、阅·经典、阅·创意、阅·活力”四大版块,包括40项重点活动和500余场特色活动,持续至10月,精彩纷呈、丰富多元,在全城掀起阅读热潮。

  ●8月19日晚,东莞市首个新型篮球共享空间“耐撕篮球空间”正式揭幕。东莞将依托新型篮球共享空间,设置多个沉浸式“篮球+音乐+潮玩+美食”等新场景,充分释放东莞体育强市的时尚魅力和消费活力,展现街头篮球运动与娱乐相融互促的潮流风范,吸引更多年轻市民和篮球迷参与,打造永不落幕的城市街头篮球盛景。

  ●8月23日上午,知名作家马伯庸做客东莞图书馆,与读者们畅聊“历史中的大与小”,分享会上,马伯庸通过讲述敦煌壁画和《兰亭集序》草稿中的生活细节、南阳汉画像、南越王与故乡的枣树等历史小故事,娓娓道来,带领观众从细微之处看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情绪、情感。

编辑:陈梦伊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