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全省科技大会在郑召开

2024-06-28河南日报

  6月28日,全省科技大会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根本支撑,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河南力量。省委书记楼阳生讲话,省长王凯主持,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

  我省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宋克兴、李红霞、雷振生、范国强、赵延军等受邀上台并在主席台就座。

  楼阳生指出,近年来,我们坚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持续加强前瞻谋划、系统谋篇、战略谋势,推动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河南发展实现了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也带来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之变、视野格局之变、能力作风之变,创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最鲜明标识。要站位大局,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保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清醒,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楼阳生强调,要聚焦重点关键,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昂扬斗志和拼搏精神,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一要在完善提升“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集聚优势资源、集合各方力量、集中精力推进,着力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环省医学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生态圈,建设全省科技创新的最强策源地、战略科技力量的集中承载地、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示范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强大竞争力的创新高峰。

  二要在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提质打造郑大河大“双航母”,加快培育“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着力填补“空白点”,做强做优理工科,全面提升高校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要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体系,优存量、扩增量、增优势、强能力,加快构建“核心+基地+网络”的实验室建设格局。

  四要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四个面向”,下好基础研究先手棋,增强应用研究实效性,提高科技攻关组织力,凝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原创性、迭代性、颠覆性的重大成果。

  五要在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持续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和质效,做强产业研究院,做优中试基地,做大技术交易市场,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的产业创新全链条。

  六要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健全梯次培育机制,完善智慧岛体系,构建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衔接的融通创新格局。

  七要在创优人才发展大环境和用人单位“小气候”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迭代升级“1+20”人才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十大工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引育并举、用服结合,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八要在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

  九要在推动科技开放合作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创新网络,大力吸引知名企业在豫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加强与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支撑高水平创新。

  楼阳生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党委科技委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完善投入机制,弘扬创新文化,推动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楼阳生说,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科技战线是主力军、顶梁柱。希望在豫两院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始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始终立德为先、立学为本,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实践,在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不懈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

  会议通报三年来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进展情况。郑州市、省科学院、郑州大学、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和获奖代表作发言。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在豫两院院士出席会议。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及中央驻豫单位,省管企业和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部分科研机构、创新龙头企业主要负责同志,高层次创新人才代表等参加会议。(记者 冯芸 马涛/文 董亮 蔡迅翔/图)

编辑:祝萍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