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总编辑走基层·新质生产力19城调研行⑦丨驻马店:传统农区长出“芯”产业

2024-06-27大河网-河南日报

  导读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驻马店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企业170多家,年产值100亿元,相继培育出一批光电、锂电及电路板耐压垫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传统农业大市为何选择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固本兴新之举?本期推出河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雅鸣领衔的采访组深入驻马店市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雅鸣 王文齐 刘晓波 沈剑奇

  盛夏时节,在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驻马店,熟悉的农田农庄外,一座座带有“半导体”“电子信息”“智能”等词语的标准化厂区不时映入眼帘。

  传统农区加速崛起的“芯”动力令人眼前一亮。当地一句用来称赞人的颜值气质不俗的俚语“高大利亮白”,此刻用在蓬勃生长的新质生产力项目上,似乎也恰如其分。

  上“芯”——农业大市的破维之路

  走进位于泌阳县的河南二木智能有限公司车间里,一台台全自动高频穿套管绕线机器人正开足“马力”,两条机械臂围绕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线架上下翻飞、抓取、绕线。毫厘之间,为高频变压器绕制“心脏”,5秒即可完工一个。

  “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相当于30个熟练工的产能,精度能达到头发丝的七分之一。”该公司总经理步金尚说,目前他们的机器人占全国市场份额一半以上。

  中原之中,不甘居中。今日的驻马店正以换道领跑战略引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企业达170多家,年产值100亿元,“高大利亮白”的电子信息产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高大”,充满高科技。走进驿城区中桥半导体(河南)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在一台智能咖啡机上点击选择种类,60秒后,一杯冒着热气的现磨咖啡便落杯可取。这是中桥集团与开鸿智慧合作开发的国内首款全国产化智能终端咖啡机,是完全基于自主技术打造的智慧化场景。这家企业可年产集成电路板600万块、产值15亿元,目前正与浪潮、深开鸿等知名企业合作打造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利亮”,彰显高效能。作为河南省单体产能前三的锂电企业,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工商业储能柜,为企业提供了降本增效的新选择。该公司行政经理贾晓盼说,一个储能柜就像一个大型充电宝,企业在晚上低谷时段买电存下来,在白天高峰时段使用。以215度电的储能柜为例,每天两充两放,利用差价,日节约电费约266元,年节约9.7万元。储能柜成本约27万元,3年回本。

  “白”,体现高质量。走进泌阳县铭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现代化智能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在生产磁性元器件、光电部件等电子通信产品。“我们是国内变压器智能制造行业标杆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郭亚介绍,公司购置行业领先的数控自动化生产线100多条,年产电子元器件4.5亿只,与华为、中兴、烽火通信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承担了华为80%以上的网络变压器生产。高质量就会赢市场,遂平县“惠强新材”的锂电池干法隔膜产能规模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汝南县“环宇昌电子”生产的复合材料耐压垫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向“新”——后发区域的路径选择

  什么地种什么粮,是庄稼人的朴素智慧。驻马店人对因地制宜有着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亦是如此。如果不顾产业基础、资金、人才等客观条件一哄而上,结果必然是一地鸡毛。

  作为传统农区和农业大市,驻马店有诸多引以为傲的农业名片,但也面临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低、品牌议价能力弱、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单一等痛点。

  “水产养殖,含氧量至关重要。过去传统人工方式控氧,耗时费力且精度低成本高。我们为驻马店一家大型水产养殖企业量身定制的数智化解决方案,通过基于鸿蒙系统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智能加氧,降本增效立竿见影。”开鸿智慧(河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昆介绍。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已成为多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黄淮学院特聘专家王太广说:“该产业高产值、高增长、高科技含量、低消耗,是驻马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固本兴新之举,既赋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又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当前,也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风口机遇期。”驻马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鹏表示,中部地区产业起步较晚、市场相对空白、劳动力丰富、场景应用广阔,成为东南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驻马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在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带动下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恰好“巧借东风”。

  更为关键的是“人”,这是最大底气。

  驻马店是劳务输出大市,“去电子厂上班”曾是外出务工潮流,步金尚就是其中一员。他记得自己1999年到广东东莞打工,电子厂里有一大批驻马店老乡。如今,许多像步金尚一样的创业者返乡发展,催生一批电子信息企业在驻马店落地生根,并带动大量成熟的技术工人在“家门口”就业。

  中桥、鹏辉、铭普三家企业的总部均在粤港澳大湾区,前两家企业的创始人还都是河南人。这些龙头链主企业入“驻”,带动生产向“专精特新”的转变,促成驻马店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模具设计、零部件配套、组装配送、终端产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不只是“归巢燕”,本土专业人才也有了适配岗位。黄淮学院计算机人工智能学院学生胡绍奇刚毕业就拿到了中桥的offer,“学院里好几个同学都在市里找到了对口工作。这搁在以前,都得到郑州才行。”

  不怕没有,就怕不起步,后发做好也能成为优势。抓住产业转移风口,激发人才桑梓情怀,驻马店因时因势向“新”而行,从承接龙头企业产业转移到逐步延链补链强链,从域外科创成果本地转化到逐步推进本地研发,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鹏辉电源有限公司已成为河南省单体产能前3的锂电企业。 弓华静 摄

  用“心”——营商环境的磁吸引力

  产业的核心要素是项目、是企业。一个个“香饽饽”企业为什么选择驻马店?在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答案是以“心”换“芯”。

  招商时不惜“三顾茅庐”。中桥半导体(河南)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童斌记得,公司去年打算往内陆地区转移,安徽、湖南、江西等地纷纷抛来“橄榄枝”,但驻马店领导“三顾茅庐”的诚意和务实高效的作风打动了他们。“我们遇到问题求助时,有的地方领导也很重视,直接给个电话号码让你去联系相关负责人。但驻马店的领导是亲自对接,事无巨细,让我们既惊讶又感动。”

  建设中提供“保姆服务”。走访驿城区电子信息企业时,每到一处,每有疑问,法学专业出身的驿城区委书记冯磊就会一顿专业“输出”,大到整个行业门类、生产链条,小到部件构成、原料来源,都讲得门儿清。“冯书记不亚于我们的技术顾问。”中桥半导体(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明打趣道,驻马店建设的标准化厂房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企业入驻没有压力。厂房装修期间,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经常“泡”在现场办公,忙时待到凌晨一两点。道路硬化5天完成,电路改造10天完成,企业从落地到建成投产仅用时1个多月,创造了业内速度。

  投产后开启“勿扰模式”。“摘桃式调研”“推责式检查”“应付式陪会”,曾让许多企业不胜烦扰。郭亚感慨,如今企业“安静”了很多,政府有求必应,但也无事不扰。

  “所有调研检查都要向泌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报备,统一筛选,统一接待。我们也不必一对一联系来访单位,能够更好地专注生产。”她说。

  有软服务,更要有硬支撑。只有符合新型生产关系要求的一流营商环境,才能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的顺畅流动。日前,驻马店制定出台《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工作方案》《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提供了标准化厂房、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等政策支持,靠制度来解难题、管根本、谋长远。

  历史上的驻马店,曾是“承东启西、留客休憩”的重要驿站;如今,这里车辚马萧,烟火依旧,但已然成为“承载信义、留商共赢”的发展热土,吸引往来过客安家成为主人。发展新质生产力,驻马店不甘歇脚停步,追求永不止步。

泌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李升 摄

  主政者说

  塑造现代化驻马店建设新动能新优势

  驻马店市委书记 鲍常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为驻马店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驻马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聚焦“593460”精准发力,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占先为着力点,统筹推进“9+15”产业链群培育、“中国药谷”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现代化驻马店建设新动能新优势。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驻马店市加快构建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模具设计、零部件配套、终端产品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电子信息产业链企业达170多家,年产值100亿元。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扭住重点、久久为功。驻马店市将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千亿级现代食品,500亿级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节能环保和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坚持数智赋能产业升级,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推动制造业链群规模能级跃升;坚持做大做强经营主体,加强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培育,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坚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驻马店市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手记

  拼创广阔“芯”天地

  在驻马店采访,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心头:传统农区、农业大市的驻马店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驻马店要说什么最强?还是粮食这张“王牌”。全国人吃的每27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驻马店。立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驻马店打造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抢滩登陆。如果驻马店在这个领域没有迈出步子,将来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版图和产业格局中就没有竞争力。

  但为何选中了电子信息产业?

  驻马店有产业基础扎本。近年来,驻马店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加快由元器件生产向“专精特新”转变,相继培育出一批光电、锂电及电路板耐压垫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024年,全市谋划重点项目48个,年度计划投资99.5亿元,涵盖锂电池、蓝牙耳机、LED、半导体等领域。

  产业转移风口机遇机不可失。当前中部地区成为承接东南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驻马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精准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先后组织电子信息产业招商活动9次,先后规划建设5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用以承接产业转移,所有产业园均配套建设职工公寓、学校、医院、商超等综合服务设施。

  传统农业大市,电子信息产业在细分领域呈现这样好的发展势头弥足珍贵。保护好这株“幼苗”,未来在全省乃至全国电子信息领域占领一片“芯”天地,驻马店还需进一步拼创。

  拼在延伸产业链条。铭普电子等重点企业要融入全省光电产业链布局,中桥半导体重点发展芯片封装检测、集成电路板生产等核心产业,鹏辉电源、惠强新材等龙头企业提前布局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

  拼在建强科研平台。鹏辉电源与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电池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组建河南鹏辉研究院。要引导更多骨干企业像鹏辉一样整合资源,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平台。

  拼在集群集聚发展。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链主型、总部型、平台型”龙头企业以及“填空白、补短板、国产自主”项目入驻,快速壮大驻马店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驻马店之于河南正如河南之于中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传统农区当仁不让、奋勇争先。在这片发展沃土上,新质生产力的幼苗已然扎根,期待着它会“茁壮成长”。

铭普电子有限公司成长为国内变压器智能制造行业标杆企业。弓华静 摄

  驻马店·新质生产力先锋图谱

  产业家底

  ●全市加快构建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模具设计、零部件配套、终端产品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相继培育出一批光电、锂电及电路板耐压垫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电子信息产业链企业达170多家,年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2万余人

  创新天团

  ●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转型步伐,大力研发高端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先后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家

编辑:陈梦伊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