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产业链观察丨打通上下游 共谋共建共享产业链

2024-06-27大河网-河南日报

  编者按

  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加强省新材料等7个产业联盟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出,产业联盟要深化产业协同,在联盟内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适配性对接,加强互动合作和融合协同。意见下发后,各联盟相继组织了一批产供销、产学研对接活动,这些活动,既是联盟内部相互链接资源的一个有效平台,也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一次良性互动,持之以恒,必将激发产业联盟内部的深层化学反应。

  一场产学研对接展现的硬实力

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比亚迪生产车间,一辆辆新车正在接受最后的检测。本报记者 陈晓东 摄

  □本报记者 陈辉

  全球汽车产业的主战场如今来到了中国,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

  “河南也正抢抓新能源汽车机遇,围绕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目标,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6月20日,在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和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举办的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学研用专场对接(路演)活动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白布刚总结了河南汽车产业的“成绩单”。2023年,河南汽车产业一路高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2%,整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1.3万辆和3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1.2%和262.3%。

  当天的对接活动上,宇通集团、郑州比亚迪、南阳中光学、鹤壁天海电器、光力瑞弘、芯港半导体、河南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郑州大学、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都亮出了各自的发展成果和“拿手绝活”,一展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硬实力。

  先来看整车,河南汽车产业龙头宇通历经30年发展,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客车企业和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累计销售新能源商用车超20万辆。

  “目前宇通已掌握新能源‘三电’及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依托7个国家级、35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以及承担的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实现了产品、技术的持续领先。”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科科长闵杰介绍,去年集团采购额204亿元,供应商已达近千家。

  郑州比亚迪则展现了新能源汽车的“河南速度”。郑州比亚迪2023年4月6日投产,当年产量即突破20万辆。截至目前,比亚迪在豫累计投资超33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约575亿元,新能源整车总产量超36万辆。

  “目前比亚迪在郑州航空港区基本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刀片电池项目的陆续投产,产业链在河南省已初具规模。”郑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新能源汽车电池、连接器到汽车光电显示、轻量材料等,河南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多点布局,多家企业已走在细分领域的前列。对接活动上,来自南阳的中光学集团展示了其光学技术在汽车光电领域的广泛应用,车载系列模组、车载抬头显示系统、PGU、光场屏等产品已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等领域。

  “我们的车载抬头显示、激光雷达和中控显示用光学元件已量产并搭载在近期的几款热门车型上。”中光学集团副总经理张东阳说,公司将积极融入河南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助力产业链建设“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发展生态。

  轻量化连接与传输解决方案、特种连接与传输解决方案、智能控制解决方案、高压配电解决方案、轻量化充电解决方案……河南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器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辉在会上推介了他们一流的汽车电子电器解决方案,并向与会者就车载高内聚传输网络架构、车载高可靠无线互联感知等新技术寻求合作。

  此外,河南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推出的高温尼龙、耐低温尼龙、透明尼龙、生物基尼龙等新材料,光力瑞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介的超高精密空气主轴、汽车喷漆主轴等,均是细分领域的顶尖产品,也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

  今年前5个月,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继续保持高昂势头,整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3.6%和447.5%。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也倒逼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内生动力和市场潜力,形成共谋共建共享的链群发展共同体。

  “现在都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很‘卷’,但我们不要怕‘卷’,要‘卷’就要‘卷’技术,通过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提质降本,获得竞争优势。”白布刚说,省内的科研机构和配套企业要与整车企业加强对接,聚焦用户实际需求和行业痛点开展联合攻关,不断创新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整车企业要充分发挥链主作用,提升近地化配套能力,实现研发适配、生产运输等环节降本增效,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

  精准对接 壮大5000亿级产业链

中光学集团拥有投影整机百万台规模化生产能力。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陈辉

  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链。2023年,河南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到5700亿元,手机产量达到1.45亿部,旭阳光电十代高端显示盖板玻璃、精泰智能终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产见效,电子特气、靶材、机构件等配套水平进一步提升,北斗车载终端、智慧康养终端等新型终端产品不断涌现,产业链培育成果丰硕。

  6月21日,全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销对接会在郑州举行,来自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的供需双方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等会聚一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以产带销、以销促产,实现合作共赢。

  对接会现场,省政府副秘书长吴孔军在讲话中表示,产业链产销对接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深度协作配套和精准助企纾困的重要举措。此次产销对接会是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常态化对接活动的一部分,后续将持续开展银企、技术、用工、项目、供应链、政策环境等对接活动,解决企业资金、技术、用工、招商合作、供应链、政策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产业生态。

  “为持续巩固产业链培育成果,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持续推动供需协同发展;打造一批应用示范场景,通过示范应用助力企业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畅通供需对接渠道,以国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产业升级;把握海外市场机遇,助力企业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吴孔军说。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翔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产业的集聚培育和技术的创新突破,河南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已形成传统优势稳固提升、细分领域各具所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我省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智能手机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并在机构件、外壳、连接器、磁性材料等配套产业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配套体系。此外,我省在车载终端、视觉终端、医疗终端等方面培育出了一批优质企业和拳头产品。

  据了解,为做好此次产销对接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收集梳理了65个优势产品、60项应用需求,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为构建能级更高、创新更强、结构更优、配套更全的高水平产业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对接会上,省电子信息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了联盟工作情况,省科学院新型显示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贾思琪介绍了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技术支撑与服务情况。中光学集团、芯港半导体、翊轩光电、翔宇医疗、优德医疗、平显科技、九如科技、河南百合特种光学研究院、信阳中部半导体推介了各自优势产品及解决方案。宇通客车、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息县公安局、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首慈康健养老集团等应用单位介绍了产品需求、采购方式。

  在对接会的产销合作签约环节,南阳南方智能光电有限公司与峰米(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平显科技有限公司与长城科技集团、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郑州)光明顶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产销合作签约。

  记者了解到,长城科技集团将采购平显科技的特色产品智慧教育一体机。据介绍,该产品内置1300W高清摄像头、8阵列麦克风,兼容市面主流视频会议软件,可实现高效会议。

  “这次产销对接会对促进上下游合作很有意义,我们收获很大。一直以来,平显科技以打造信息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全系列产品服务、全生态产业链为发展方向,未来,我们将持续在信创产业、人工智能等方面发力,力争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为产业链壮大作出一份贡献。”平显科技负责人表示。

  从小零食到主赛道

河南省休闲食品产业产销对接会上,百余家生产企业带来的零食琳琅满目。陈辉 摄

  □本报记者 陈辉

  小小零食,市场巨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各种主打“功能”概念的零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休闲零食从原本的小众赛道逐步成为潜力巨大的刚需市场。

  6月19日,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省现代食品产业联盟、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河南省休闲食品产业产销对接会在郑州举行,130余家生产企业带来琳琅满目的各种零食参展,100余家零售终端企业与会寻求合作,50多家景区参会对接,生产侧与需求侧企业大规模面对面洽谈,推动休闲食品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全力培育壮大河南休闲食品产业链。

  对接会现场,蜜雪冰城中央工厂大咖国际生产的水蜜桃果酱、红豆罐头,汇川实业推出的各式咖啡,河南省丽星亿源食品展出的多款火爆酸辣粉……独具特色的美食产品和精美的包装设计让人目不暇接。

  在卢氏县莘花蜂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展位前,带有瓶体功能设计的蜂蜜水、多种口味的蜂蜜果酒让人印象深刻。该公司总经理马辉介绍,他们已开发出多个系列的50多种蜂蜜制品,其中蜂蜜酒采用蜂蜜纯种业态发酵工艺酿制而成,保留了蜂蜜中的花香、果香以及营养物质,一经推出广受好评。

  河南涵越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把黄精制成了零食、茶饮、营养粉等多种产品,这些主打健康功能的产品吸引了参会者的关注;河南沐康堂梨膏糖食品公司则把“梨膏”做出了花样,一款梨膏棒棒糖打开了儿童食品市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在现场也感受到了河南休闲食品产业的“新意”。他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健康食品将迈入一个新时代,基于河南休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以营养健康为导向(慢病防控、抗衰老等),发展健康方便食品与功能化食品,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或区域特色,发展特色鲜明的国潮美食;第三,研究和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发展“药食同源”食品;第四,结合“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等相关战略,培育发展优势“全谷物+”食品产业。

  在食品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省休闲食品产业仍然实现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据介绍,作为我省重点打造的28个重点产业链之一,休闲食品已成为河南食品产业的生力军。目前全省休闲食品生产企业有3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8家;2023年营业收入约850亿元,同比增长17.24%,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59家。

  河南多地还将休闲食品产业发展成为兴县富民的优势产业,打造出一批县域地标食品产业的“金名片”,如临颍县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休闲食品之都”、温县被命名为“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通许县获“中国酸辣粉之都”称号等。同时,以好想你红枣休闲食品、卫龙调味面制品、双汇肉制休闲食品、米多奇粮食膨化类休闲食品、蜜雪冰城休闲茶饮为代表的优势主导企业,品牌引领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卫龙将持续以传统美食为载体,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辣味休闲食品产业生态,将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向世界传播。”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林说。

  产销对接会主办方也在会上提出希望,我省休闲食品企业要从专业专注、质量优先、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抢占主流渠道,加快产业上下游深度融合,打造现代食品产业创新高地,共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编辑:陈梦伊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