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中华的“华”字,可能源自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 彩陶上盛开的花朵诞生了“最初的中国”

2024-06-27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花瓣纹”彩陶 庙底沟遗址第一次发掘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文 受访者供图

  庙底沟遗址不仅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命名地,也是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诞生地。它的出现彻底阐明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承接关系,有学者称其为“最初的中国”。

  “河南遗址巡礼”系列新一期,我们一起走进三门峡庙底沟遗址。6000年前,以花瓣纹为代表的仰韶彩陶从这里萌发,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形成了中国史前时代第一次美学浪潮。

  庙底沟文化可被视为“最初的中国”

  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期的典型代表,也是仰韶文化的成熟阶段。

  彼时,农业生产已经较为成熟,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出现并形成了区域中心聚落,彩陶技艺也得到较大发展。庙底沟时期的彩陶数量众多、色彩艳丽、图案繁缛,制作技艺高超,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庙底沟彩陶的母题纹样中,最具特点的是花瓣纹。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看来,庙底沟遗址的发现对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对仰韶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里程碑式的影响。

  “研究好庙底沟,对中华文明探源而言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他表示,庙底沟文化之所以能够携带着彩陶因子,以强势之势辐射影响大半个中国,绝对不是一般的自由波动。

  随着仰韶文化中心遗址的不断发现,孙英民认为,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在推动政治文化扩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赵春青研究员指出,庙底沟文化可以被视为最初的中国,是因为它保留了很多基因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融入了华夏民族血液。

  考古界泰斗严文明先生曾以精准形象、颇具诗意的“重瓣花朵”理论解读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他指出,中原好比“花心”,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中心。围绕中心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主体,主体部分涉及的山东、燕辽、甘青、江浙、湘鄂、巴蜀等文化区都好比内圈的花瓣。内圈之外,还有外圈的花瓣,如闽台、粤桂、滇、康藏、新疆、内蒙古、东北等文化区。这三重结构组成的花朵,每部分之间都紧紧相连、不能分离,具有文化上高度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以庙底沟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满天星斗中最为耀眼的恒星,被誉为“早期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华”,可能源自庙底沟文化的花瓣纹

  在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镂空花饰的巨型穹顶在阳光下通透晶莹,若幻若真,给人留下浑然浩渺的时空感受。博物馆大厅穹顶的纹饰,来源于庙底沟时期的代表性纹饰——花瓣纹。

  庙底沟博物馆的《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是国内首个以中华文明发展为背景,展示仰韶时代最繁荣、影响力最大的庙底沟文化的原创性展览。

  这里收藏着许多仰韶文化鼎盛期先民制作的彩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为月牙纹彩陶罐,是仰韶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唯一完整器物。

  庙底沟博物馆馆长王宏民介绍说,苏秉琦先生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的特点是彩陶,“华”字同“花”相通,周边还有华山,所以中华的“华”和华山的“华”可能就是从庙底沟文化起源的。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阶段花纹以写实为主,到了庙底沟阶段是仰韶文化最繁荣的时期,纹饰逐渐抽象,说明人类智慧的进步。

  庙底沟阶段也是仰韶文化最有扩张力的时期,花瓣纹包括几何纹影响到中国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它不仅是中国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也标志着文化意义上“最初中国”的形成。如果说仰韶晚期逐渐进入了文明社会,那么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正是文明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


编辑:赵地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