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君恒生物:为绿色“空中丝绸之路”加油

2024-06-25大河网-河南日报

君恒生物可持续航空燃料颁证会会场。

君恒生物加氢精制单元。

君恒生物研发实验室。

君恒生物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

  □河南日报社新能源产业调研项目组

  6月23日,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恒生物”)负责人张振霞,结束了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的所有活动,从卢森堡返程。

  候机间隙,她迫不及待与国内的同事召开视频会议,向大家传达会议精神、分享在卢森堡的“合作成果”。“这几天,见证了首只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绿色债券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与欧洲的航空物流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这一趟太值了。”言语间张振霞难掩喜悦。视频会结束前,还见缝插针与同事分享了途中“巧遇”——她乘坐的荷兰航空公司航班使用的SAF正是“君恒造”。

  作为濮阳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何以能作为河南省代表团成员前去卢森堡参加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企业为何又能在论坛上受到国外知名航空公司的“追捧”?

  日前,河南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了位于濮阳市工业园区的君恒生物生产基地,深入了解这家民营企业的探索与收获、奋斗与荣光。

  因势而谋,首个布局“SAF”的民企

  走进位于濮阳市工业园区的君恒生物科技公司,门口挂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牌子,无声讲述了企业的硬核实力。

  一楼展台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一排装着油体的广口瓶,从浑浊到清澈次第排开。“完整呈现了‘地沟油’蜕变为可持续生物航煤(SAF)的过程,每瓶油均代表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君恒生物执行董事张振辉骄傲地说,“小瓶子里装着‘大学问’,我们掌握了每个瓶子背后的创新密码,把知识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君恒生物之所以能够实现知识产权的自主可控,离不开十年如一日行业深耕。

  企业创始人张君强介绍,君恒生物原本是一名深耕传统化工行业的“老兵”。在2011年,濮阳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后,张君强迅速带领团队开启转型之路,前瞻布局绿色能源——2012年注册成立了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油城枯竭,意味着资源驱动发展的时代结束,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张君强异常清醒。

  2014年3月,公司与郑州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018年7月,成立河南省君恒生物科技院士工作站;2021年10月,与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签订高端润滑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基尼龙及高端聚烯烃材料中试基地;2022年7月,烃基生物柴油试生产。

  十年创新如一日,结出累累硕果。

  2022年10月,该企业生产的1万吨低凝二代生物航煤首航荷兰阿姆斯特丹,实现了我国绿色高端燃料单批次最大出口量;2023年6月,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十周年暨郑卢绿色丝绸之路首航仪式上,君恒生物与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河南航投等签订可持续航油(SAF)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绿色“空中丝绸之路”的备选航油;2024年1月20日,君恒生物获得中国民航局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证,也是国内首家获得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证的民营企业。

  近日,君恒生物作为濮阳唯一受邀企业,随河南省代表团前去卢森堡参加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暨中国(河南)-卢森堡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一经亮相,就受到了欧洲各大航空公司的“青睐”和“热捧”。

  顺势而为,生物航煤领域的引领者

  在很多人看来,君恒面临着宏观趋势与行业市场的“双重红利”。

  从宏观趋势来看。“双碳”目标下,全球航空产业“向绿”而行是大势所趋。国家在多个文件中均明确,SAF将成为民航业实现碳减排的重要航空燃料。而此时,君恒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成为首家实现量产SAF的企业。可以说君恒生产SAF,是中国航空业绿色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从行业市场来看。与传统石化基航空煤油相比,SAF减排二氧化碳最高可以达到85%。用生物航煤替代化石燃料是推进全球航空运输业于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关键一招。当前,包括空客、波音等全球主要的航空产业链企业,均在向“绿”转型,预计到2030年生物航煤的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美元。“而君恒生产的SAF成本低于30%。”中国民航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君恒生物已经率先领到‘适航证’,意味着企业在SAF这一新赛道上,赢得了先机,跑出了优势。”

  在很多人看来,君恒生物遇到最好的时代,引领了行业发展。

  如何顺势而为,把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张君强思路清晰、信心十足:“打铁还需自身硬,确保产品质量不断优化,产品供应始终稳定!”

  确保产品质量优势,企业靠创新。

  一是提升研发人员占比。公司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300余人,占员工总数65%,为产品研发提供“第一动力”。二是提升科创平台能级。先后建有“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君恒生物科技院士工作站”“河南省绿色生物航空煤油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用高能级平台,不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科创资金投入。近10年,公司研发累计投入费用数十亿元。目前,拥有30余项专利;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2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5项。“一项技术突破,能带来产业跃升。”张振辉告诉笔者,企业在研发SAF的过程中,收获了副产品POE和POA,有望“再造”一个君恒。

  确保产品供应靠项目。

  目前,君恒生物8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在快马加鞭推进。

  乘势而起,做“空中丝绸之路”的保供者

  在卢森堡,当地时间6月21日上午,张振霞再次见证了君恒生物航煤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我省在卢交所发行了首只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绿色债券。在她看来,这代表了国际资本市场对生物航煤产业的信心,也意味着君恒生物有机会享受“丝路活水”的精准滴灌。

  君恒生物创始人张君强认为,企业参加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无疑是一次对外合作的重大机遇。

  “企业,不仅是一群人创造的舞台,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张君强表示,只有将自身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才有意义。

  为此,张君强对企业的发展和定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做“空中丝绸之路”产业链的践行者。郑卢“空中丝绸之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从航空运输、经贸往来拓展到金融、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相关产业项目纷纷落地。而君恒生物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空中丝绸之路”的内涵,将合作扩展至“绿色能源”领域。这将为“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做绿色“空中丝绸之路”的能源保供者。2023年6月君恒生物与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河南航投等签订可持续航油(SAF)战略合作协议,旨为“空中丝绸之路”绿色发展加油。如今,君恒生物8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落地,将为“空中丝绸之路”航班源源不断地提供绿色能源。

  ——做濮阳对外开放事业的推动者。濮阳市经济外向度不高,一直是发展中的突出短板,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面临难题。随着君恒生物深度参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也必将成为濮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君恒生物SAF研发生产大事记

  ●2012年5月

  公司注册成立。

  ●2014年3月

  与郑州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2018年7月

  成立河南省君恒生物科技院士工作站。

  ●2021年10月

  与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签订高端润滑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基尼龙及高端聚烯烃材料中试基地。

  ●2022年7月

  烃基生物柴油试生产。

  ●2022年10月

  1万吨烃基生物柴油出口荷兰,实现了我国绿色高端燃料单批次最大出口量。

  ●2023年4月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工业装置试生产。

  ●2023年6月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十周年暨郑卢绿色丝绸之路首航仪式上,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可持续航油(SAF)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11月

  出口首单可持续航空煤油。

  ●2024年1月20日

  获得中国民航局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证,也是国内首家获得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证的民营企业。

  ●2024年3月

  100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正式立项,计划8月份动工。

  ●2024年6月

  受邀参加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

  【企业名片】

  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厂于2012年5月,注册资本3亿元,现有职工400余人。主要从事Ⅱ类和Ⅲ类润滑油基础油、高档白油、高端润滑油、生物轻油、氢化植物油、烃基生物柴油、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物基润滑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名词解释】

  SAF:又称生物航煤,通俗地讲就是以“餐饮废油”、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经过技术加工,生产出航空运输所需要的燃料。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生物航煤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减少碳排放最高可达85%。是未来绿色“空中丝绸之路”的必需品。

  君恒生物获得的四个全国“第一”

  ●全国第一家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民营企业。

  ●全国第一家获得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证的民营企业。

  ●全国规模最大烃基生物柴油、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

  ●全国第一家具有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化能力的企业。

编辑:陈梦伊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