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绿色高效品种显身手 河南践行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2024-06-16大河网

大河网讯  南乐县千口镇吕村郑麦1860高产增效示范方,亩产839.2公斤;清丰县高堡乡王庄村郑麦1860减肥大区,减肥20%地块亩产705.5公斤,传统施肥试验区亩产703.2公斤;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寨村实施的郑麦1860减肥对比试验基地,亩产804.1公斤;民权县花园乡陈庄郑麦1860示范基地,郑麦1860亩产高达903.1公斤……河南,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农业优势,全力践行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成本低了,收入高了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作为全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区,今年小麦生产形势较好,产量保持较高水平;与此同时,以郑麦1860为代表的一批绿色高效品种大显身手。

6月6日,在清丰县高堡乡王庄村郑麦1860减肥大区对比试验基地,收获后的小麦按照国家粮食入库安全含水量13%的标准计算,减肥20%的区域平均亩产达到了705.5公斤,而传统施肥试验区的亩产为703.2公斤。

6月5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在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寨村实施的郑麦1860减肥对比试验进行实打验收。验收结果显示,在减肥20%的情况下,郑麦1860亩产达804.1公斤,与正常施肥处理亩产806.9公斤的产量相当。

专家组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尹钧在宣布测产结果时介绍,减肥20%相当于一亩地少花费40元左右的肥料钱,一方面说明郑麦1860减肥效果明显,一方面可增加农民的有效收入。

种植成本低了,种植收益高了。这一减一增,虽然就一亩地来看并不起眼,但对于全国夏粮生产第一大省,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都是极其可观的。

引领黄淮小麦单产提升

6月2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马有志、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尹钧、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研究员周继泽、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谢迎新、商丘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苏成军等专家成立机收实打测产专家组,对民权县花园乡陈庄对高产优质绿色高效国审郑麦1860进行机收实打验收。验收结果为:实收面积5.1亩,籽粒净鲜重4845.2公斤,按照国家粮食入库标准安全含水量13%计算实际亩产为903.1公斤,再一次刷新商丘小麦高产纪录。

“我一直很关注这个品种,郑麦1860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马有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郑麦1860氮磷利用高效,减肥不减产,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减肥20%,这充分体现了它的绿色高效。

6月6日,受河南省科技厅委托,濮阳市科技局组织农业专家赴南乐县千口镇吕村开展郑麦1860高产增效示范方机收实打测产验收工作, 南乐县千口镇吕村高产增效示范方是河南省农科院、南乐县农业农村局、濮阳市农林科学院、濮阳市丰裕种业联合建立的优质小麦郑麦1860绿色丰产增效技术规模化示范方,此次实打验收结果为亩产839.2公斤。

获嘉县大新庄乡帅庄村张慧娟两个地块种的都是郑麦1860,大块地108亩,一共收小麦83600公斤,平均亩产774公斤;小块地11亩,收小麦8811公斤,平均亩产801公斤。

6月10日,夏邑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专家成立测产专家小组,对位于夏邑县国有农场种植的小麦品种郑麦 1860 进行机收实打测产验收,平均亩产为813.5公斤。

6月12日,专家组对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种植的郑麦1860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收测产,实收3.52亩,平均亩产为831.6公斤,再创江苏省小麦产量新高。

凝聚小麦新质生产力

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省粮食生产的目标是“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增长那么多,我们靠什么?专家指出,靠的是我省农业以科技创新凝聚的新质生产力。

郑麦1860作为凝聚小麦育种科技的新质生产力代表,最为典型的就是其“一突出三高效”的特征。“一突出”指高产性突出,亩产水平可达800公斤以上。“三高效”指优质高效、生产高效、加工高效。优质高效:适合中国大宗食品面条、饺子、馒头等加工需求。生产高效:氮磷利用效率分别为1.346和1.197,达到农业农村部绿色小麦标准,在同等条件下减肥20%,产量与正常施肥持平,综合抗病性强。加工高效:平均千粒重50克以上,种子加工成品率较一般品种高3%—5%,平均容重大于820克/升,出粉率较一般品种高3%—5%。

河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刚表示,郑麦1860已经连续3年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国家农业主导品种。2023年夏收面积超过1000万亩,为当前河南省第一大小麦品种。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参与验收的专家组成员纷纷建议,要加大郑麦1860宣传推广力度,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让更多农户增产增收,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郭俊娟)


编辑:林辉  审核 :孙华峰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