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大国粮仓”装满“创新密码”?全国人大代表李成伟带来“金点子”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既是“国之大者”,也是“民生之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如何让“大国粮仓”装满“创新密码”?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大党委书记、粮油专家李成伟带来了“加快在河南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 等建议。“希望能继续为河南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鼓与呼。”李成伟表示。
创新发展在河南蔚然成风 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李成伟先后到多地市调研。与学校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参与了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建设工作,受聘“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这一过程中,李成伟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前瞻布局和战略谋划。
“看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蓬勃发展,创新发展在河南蔚然成风,我的内心可以说是波涛汹涌。”李成伟认为,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未来,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改革发展动力和活力,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走深走实的务实之举。
“身处其中,我们也有很多收获。”李成伟介绍,比如,在省委、省政府支持“双一流”创建政策的激励下,河南农业大学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院士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玉米小麦等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新型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以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学校争创“双一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政策导向,是中原大地迸发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
让“大国粮仓”装满“创新密码” 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百米
如何让“大国粮仓”装满“创新密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李成伟带来了“加快在河南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
小麦是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小麦生产大国,常年麦播面积稳定在3.4亿亩以上,河南是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常年麦播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在保障国家“口粮绝对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李成伟认为,在河南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对于满足小麦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加快实现小麦产业科技自立自强有着战略价值,对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有着强力支撑,对于推进我国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率先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类似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还没有国字号科研机构、高校作为技术支撑和依托,难以承担全国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任务。”为此,李成伟还建议,国家支持基础、关键领域国字号科研机构与中西部特色高校两步走融合发展,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科教融汇综合体,进而转型升级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布局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提升其引领中西部基础、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要始终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强化政府支持力度。”李成伟认为,在加快自主创新,全力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前提下,还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百米,让最新的农业成果第一时间转化落地。
“树立大食物观”迫在眉睫 应架起节约减损“高压线”
根据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值得引起关注和解决。“树立大食物观”迫在眉睫,如何推进全社会、全链条的节约减损?李成伟提出,践行“大食物观”,大力推进全社会、全链条节约减损,是高质量保障以粮食安全为基础的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
为此,他建议,强化法治建设,架起全方位节约减损的“高压线”。应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个公民都深刻认识到节约粮食是法定义务,以法律手段促进全社会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
同时,强化技术投入,构筑全链条节约减损的“联动环”。比如加大农业生产设备投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科学杜绝生产、收获中的浪费,减少运输、储存中的损耗和生产环节的消耗,构筑“产收运储加”全产业链条节约减损。
其次,强化大食物观,打造科技改善供给的“平衡器”。通过多种渠道,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开发新的食物资源,既实现食物多元供给平衡,又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的整体质量。强化结构调整,倡导科学健康饮食的“新日常”。强化宣传教育,厚植全民节约减损的“潜意识”。
争创世界一流大学进入快车道 农大将这样发力
2023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农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方案》;2023年5月上旬,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河南农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若干意见》……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农大如何持续发力?
“得知这一消息,师生们欢欣鼓舞,学校也出台了专项行动计划。”李成伟介绍,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文件发布后,河南农业大学第一时间制定了三年专项行动计划,专项行动计划对创建的路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具体任务进行了分解,压实了工作责任,制定了“五大战略”——特色引领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创新驱动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开放融合战略。
他表示,在“五大战略”的实施下,在省政府利好政策支持下,短短一年时间,学校成绩凸显。例如,康相涛教授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教育部“青年长江”3人,在学科方面,新增3个学科进入ESI前1%,使得学校总量达到7个,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7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研经费超过4.2亿元,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在双一流创建过程中,人才培养是重要一环。去年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2项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方面,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达到了1.7亿元,这些成果都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创建步入快车道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成伟表示,他对农大争创双一流高校充满信心。
编辑:张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