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谷”Vlog丨在中原农谷探秘种子的世界
大河网讯 11月11日,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中原农谷参观活动开启,大河网记者跟随国际、国内种业领域的专家、企业家来到位于新乡市的“中原农谷”,近距离探秘种子的世界。
在神农种业实验室,记者看到有一排排麦苗伫立着。“这是人工气候室,室内是无菌环境,种子是用纯净水浇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模拟的是种子全生育周期所需要的环境,这里的春小麦一年可以繁育6代,一年之内可以完成6次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花生一年可以繁育4代,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
神农种业实验室于2021年9月23日正式揭牌运行,是河南省政府批准建设的首批省实验室,致力于解决生物育种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围绕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畜禽等优势领域,由院士和中原学者领衔,组建5支核心研发团队,培育优质粮种。
今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为内核,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从更高水平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是中原农谷核心部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现有5个科研创新团队,主要从事小麦、花生、大豆、蔬菜育种研究。目前拥有4150亩田间试验区、350亩科研设施区和795亩南繁基地,对标国际一流种业研发机构,已组建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承接生物育种中心建设与运行工作。
在成片水稻的映衬中,参观团走入中原农谷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面农业元素满满的的“种子墙”。据中原农谷展厅讲解员介绍,墙面上的30根亚克力柱子承装了小麦,水稻,花生等10个品类的种子,是来自河南省内各个县区重要口粮的展示。它形似长城,所以也称为“粮食长城”。
新麦26号、郑麦136、豫花22号等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种子也被摆放在展厅内,讲解员介绍,新麦26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该品种抗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穗多穗匀,结实性好,抗旱抗逆性强,不仅品质已达国际强筋小麦主要指标,且稳产性与丰产性极其突出。
冰草是小麦族的野生种之一,生命力极其顽强,具有优秀的抗旱、抗寒、抗病性。它的穗和小麦有点像,但穗子很大,具有小穗数和小花数多的突出特性,对多种小麦病害表现出高度免疫性,被认为是小麦改良的最佳外源优异基因供体之一。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记者看到了冰草和小麦的杂交产物——“普冰”系列品种,工作人员说,“我们把小麦和冰草‘联姻’,小麦和冰草结合后,小麦吸取了冰草的优点,抗逆抗病害能力也会增强,对老百姓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高产”。
今年9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揭牌,中心主要聚焦中原地区重要农作物种业科学、绿色高效生产、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重大需求,通过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强化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和集成性技术创新,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科教融合高地、成果转化高地,成为中原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示范者、引领者。
参观结束后,以色列国家农作物基因库原主任尼西姆·约纳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来,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让人刮目相看,而且在许多领域都遥遥领先,尤其是农业。”
“今天再次来到这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中原农谷建设得很好,各种设施都很成熟完善。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这次的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也足可以看到农业大省对于种业的重视。”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徐云碧表示,未来,“中原农谷”要持续不断地做出属于河南的特色,聚焦人才引进问题,加大吸引人才的措施。
据介绍,一年以来,中原农谷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形成了“1+1+1+2+N”政策体系和“管委会+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运作模式,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53家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74家种业企业已入驻中原农谷,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设施正在加快完善。河南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4.9%,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小麦、花生育种水平国际领先、供种能力全国第一,玉米、芝麻、西甜瓜、辣椒等新品种选育水平全国领先……河南,在种业振兴中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 (张家祺/文 李连凡/视频)
编辑:张龙(小)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