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党媒看安阳丨沉浸式感受峥嵘岁月 汲取红旗渠精神力量
大河网讯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红旗渠纪念馆了,我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的体悟。”在红旗渠纪念馆内,中国文信网文旅部主任、记者张一斐感慨地说。
10月13日,“2023年百家党媒看安阳”大型主题采风活动启动,100余家全国主流媒体的记者齐聚安阳,参观文化旅游景区,通过融媒体的创新报道形式,展现安阳文旅新风貌,助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当天下午,采风团走进红旗渠纪念馆。据讲解员介绍,红旗渠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承红旗渠精神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旗渠纪念馆建筑面积约6300平方米,馆体犹如舞动的红旗、流动的水,是红旗渠形态的抽象表达。该纪念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林县(今林州)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苦战10年改造山河的壮举,突出表现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光大的历史传承。
从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文资料、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文物,到一个个还原工程全貌的沙盘模型,采风团成员频频拍照、认真记录,感受当年林县人民为改变恶劣的缺水条件,干部身先士卒、群众团结一心,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纪念馆的一角,一些修渠人戴的帽子有规律地排成几排。“这些帽子的排列方式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记者提出自己的疑问。讲解员解答说:“这些帽子的剪影在墙上形成了一个甲骨文的‘水’字,寓意林县人民为了开山修渠取水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张老照片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一个脸盆里装满水,倒放着一个小板凳,一位农民在旁边认真观察。“这位是共产党员、‘农民水利土专家’路银,在用盆面测量代替水平测量仪进行观测。”讲解员介绍,在缺乏专业仪器的情况下,林县人凭借土办法,保证了施工精度。
随后,采风团记者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分水闸。看着滚滚向前的渠水,回味着纪念馆中那一幅幅感人照片、一段段真实故事,记者们无不为林县人民自强不息、撼天动地的无畏壮举所感动。
“我是第一次来红旗渠纪念馆,感觉非常震撼。”顶端新闻记者王莹莹说,“我会用红旗渠精神不断激励自己,不怕困难,勇于钻研,积极为新时代新闻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郑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方翔说:“我深刻领悟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和同事的团队合作,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难题,积极创新、不断进步,挑战自我、勇攀高峰。”
14日,采风团记者将走访太行大峡谷、殷墟、马氏庄园等旅游景区,感受古都魅力,宣传安阳文旅。(梁倩文 魏凯 桑栋亮)
编辑:陈静 审核 :赵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