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⑦丨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2023-01-27大河网

核心提示:上千场文旅活动、300多家景区免票或门票优惠……河南这个春节“文化味”十足。河南非遗传承人将带来哪些“年味”大餐?春满中原,老家河南,大河网联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非”一般的河南年系列报道,这个春节让非遗文化陪您过大年!

大河网讯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中描写的情景,“纸鸢”即为今天所说的“风筝”。两宋时期,风筝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占有相当地位,汴梁风筝经千年传承,至今不绝。在古都开封,宋天亨老人靠着祖辈传下来的竹扎纸糊传统手艺,让“宋室风筝”享誉汴京城,如今,汴京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宋天亨的女儿宋长虹正在为风筝开出一条新路。

从想让父亲开心到把风筝当作事业

有别于机器制作出的塑料骨架风筝,“宋室风筝”造型逼真,画工细腻,扎工精巧;组装骨架,携带方便;最独特之处在于象形类品种丰富,比例形状都和真的相似,且多取材于市民喜闻乐见的虫、鱼、鸟、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

“我们家几代都是手艺人,都会做风筝。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就跟着父亲学做风筝了。”宋长虹说。尽管出身风筝世家,但长大后的她并没有想过继续跟着父亲做风筝,而是选择成为一名销售人员,一做就是二十多年。2017年,父亲因眼疾不能再继续做风筝,宋长虹觉得父亲心中满是对风筝技艺无人传承的遗憾,故选择在家跟着父亲学做风筝。用宋长虹的话来说,“最初学风筝,只是为了让父亲开心”。

“看似简单的风筝,做起来自有一番学问,非常考验制作者的功力。”宋长虹从劈竹子、刮竹子开始学起。“其中最费时费力的要数骨架制作了。”宋长虹说,制作风筝的每一道工序都很讲究。要用刀将晾晒一年的竹子劈开,制成竹片,然后按照造型用刀刮制出来,进行修整并放在火上加热烧弯定型。接下来用线绳固定,上胶贴上绢面,进行上色、平整,直至扎制成型上天,整个过程需要三十多个小时。

不断地学习、打磨,宋长虹的手艺越来越精湛,同时她也在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播传统技艺。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非遗风筝从“宋室”走向世界

“之所以叫‘宋室风筝’,一是因为姓氏,二是父亲觉得我们一直在室内做风筝卖风筝。”宋长虹说,“我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在亲身的体验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在动手制作的环境里,体会手工的乐趣。这是我心之所向,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在不断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宋长虹将繁琐复杂的手工风筝制作技术简化,使学员们利用两个小时就可以制作出一只独一无二的风筝。

据了解,自2017年至今,宋长虹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开设传统手工艺文化体验课程,工作室接待了来自泰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意大利、乌克兰等二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及国内大中小学生近千人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数百场,学习体验人数万余人次。宋长虹介绍说:“这些都是我刚开始没有想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看着大家在做好风筝后,将风筝放飞之后脸上洋溢的喜悦和自豪。”曾有报道这样评价:“宋长虹用自己的‘销售思维’让这只‘非遗风筝’从陋室飞向世界,从一个人的‘艰苦手艺’变成一群人的快乐体验。”


宋长虹为《清平乐》制作大雁风筝

2018年,《清平乐》剧组找到宋长虹订制风筝,她制作的大雁风筝和菱形风筝出现在剧中;2021年,宋室风筝登上了《时尚芭莎》杂志……在宋长虹的努力下,宋室风筝的路越走越宽、越飞越高。

不同的非遗文化有不同的气质,而风筝代表的则是欢乐、童真和美好。在宋长虹的风筝工作室内可以看到,墙壁上挂着不同品类的风筝,蝴蝶、蜻蜓、鹦鹉形的风筝比比皆是。而宋长虹经常把双头鹦鹉风筝挂在嘴边说给大家——鹦鹉谐音“英武”,取意英明神武,同时它又代表着健康长寿,双头鹦鹉相互缠绵,又寓意百年好合,爱情美满。

谈起风筝和春节的联系,宋长虹说,在过去,人们在过年期间把风筝放得高高的,把线剪断,喻示着将过去一年的霉运都放走,并希望来年会更好,留下美好的期许。(李连凡)


相关推荐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⑧丨张灯结彩过新年 用心点亮一盏河南名灯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⑥丨兔子香包送祝福 让非遗文化“潮”起来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⑤丨从平面到立体 小小糖画走向大世界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④|一把面团塑万象 巧手捏出多彩生活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③|年画迎新年 做木版年画的守艺人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②|一针一线绣出世间繁华 一丝一缕传承匠心精神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①丨百兔闹春迎新年 洛阳90后让非遗剪纸“走出去”

编辑:谭敏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