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⑤丨从平面到立体 小小糖画走向大世界

2023-01-25大河网

核心提示:上千场文旅活动、300多家景区免票或门票优惠……河南这个春节“文化味”十足。河南非遗传承人将带来哪些“年味”大餐?春满中原,老家河南,大河网联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非”一般的河南年系列报道,这个春节让非遗文化陪您过大年!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一只可爱的小萌兔,头戴蝴蝶结,身穿花裙子,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手拿“恭喜发财”的红幅,憨态可掬的样子惹人爱……这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胜利的作品:“今年是兔年,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大展宏‘兔’,前‘兔’无量。”

从独自制作到徒弟遍天下 让糖画走出国门

刘胜利告诉记者,他祖父刘国修是一名糖画艺人,曾广泛活动于郑州周边地区的庙会、集市,刘胜利从小跟随祖父卖糖画,耳濡目染学会了糖画的基本制作方法。1987—1999年上学期间刻苦学习美术知识,为之后糖画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忆起做糖画的历史,李胜利告诉记者,2002年,他大学毕业后,父亲希望他能够考取公务员,干一份体面的工作,原本就志不在此的刘胜利瞒着父亲偷偷做起了糖画生意,被父亲得知后,一气之下把他的一整套糖画工具全给砸坏了。

在父亲的压力之下,刘胜利只好找了一份办公室工作,然而节假日仍会瞒着父亲去摆摊,为了不让同事看到显得尴尬,刘胜利会选择远离单位的地方。

几年办公室工作,没有磨灭刘胜利最初的热爱。后来,他辞去学校的工作,专职做起了糖画。这一次,还是瞒着父亲。

渐渐地,摆地摊的小日子在刘胜利的坚持下有了改善。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胜利在出摊的时候,被民间艺术团队发现并得到赏识,被吸纳到组织中。刘胜利有了"归属感",开始接商业演出活动,收入也多了一点。

为了让糖画艺术发扬光大,刘胜利创办了糖画培训艺术中心。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糖画艺术也频频出现在各种大型的文化、旅游和经贸活动中。多年来,刘胜利坚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下基层活动

从平面到立体 小小糖画大文化

“我们小时候,在过年的庙会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糖画艺人在一块光滑的大理石板上以糖为墨,以勺为笔,熟练地画着十二生肖、花鸟鱼虫,很多孩子会围着仔细观看,大人们忍不住对糖画艺人高超的技艺啧啧称叹,亲眼看着一勺糖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糖画,孩子们特别开心,也为新年增加了浓浓的氛围。”刘胜利说,“在物质食品不再紧缺的现代社会,糖也不再是小朋友唯一的零食,但是民俗糖画以其特殊的魅力依然吸引着很多小朋友和年轻人。它作为一种纯手工制作的民俗文化,食其味是其次,观其态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

一条红黄相间的龙腾空飞舞半个小时做出来,一条普通的空心龙形态的糖画两分钟就能完成。

刘胜利认为糖画不仅作为一种供儿童消遣的食品,更应该从艺术的高度来发展。在长期实践中,他改良之前单一的原料配方,以麦芽糖为主、白砂糖为辅,根据一年四季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调整原料之间的比例和熬糖的火候,这样做出来的糖画口感香甜,颜色鲜亮。在熬糖过程中加入红、绿、蓝、黑等食用颜色,让作品融色形于一体。

在制作手法上,他在传统线条、抿、刮片上,独创抡丝、甩丝、刻等手法,作品更形象生动,速度上也有很大提高,这样更便于糖画的传承和学习。在传统平面糖画的基础上,刘胜利又利用糖画的特点,把简单的平面糖画拼接成形态更加丰富的立体糖画。

在制作工具上,他放弃传统糖画木制工具,选用不锈钢的工具,这样利用清洗,干净卫生。       

传统糖画不易保存,在20多年的研究中,刘胜利把糖画做成工艺品,保存数年不化,作品具有时代特征,紧密联系当前时代发展,多为人们喜欢的人物和事件。

现在,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找他学糖画,有大学生,也有中年人,还有老干部;有农民、工人、教师、自由职业者,也有生意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还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丹麦、迪拜等地的外国学员。

糖画这种小小的民间传统艺术,正向世人展现其不凡的魅力。


      相关推荐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①丨百兔闹春迎新年 洛阳90后让非遗剪纸“走出去”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②|一针一线绣出世间繁华 一丝一缕传承匠心精神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③|年画迎新年 做木版年画的守艺人

      · 过年·“非”一般的河南年④|一把面团塑万象 巧手捏出多彩生活


编辑:王晓颖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