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去年北方降水量历史第二多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瑞朝
2021年,我国气温创1951年以来新高,北方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气候暖湿特征明显,涝重于旱。3月1日,中国气象局2022年3月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了《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
针对去年北方降水量偏多的问题,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近十年来,雨带又开始出现明显的北抬北扩特征,京津冀地区降水量也以偏多为主。
统计
去年北方降水量历史第二多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均偏多
根据《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202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72.1毫米,其中北方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
七大江河流域中,海河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黄河流域为次多,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均为第三多。而河南从北向南分属于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四大流域降水量均较常年偏多。
其中,5月中旬至10月下旬,我国共出现29次区域暴雨过程。7月15日~22日,多地出现极端降水事件。
河南郑州最大小时降水量达201.9毫米,超过此前我国大陆地区小时降水量气象观测纪录。
成因
气候变暖加剧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同时与拉尼娜、副高偏北等有关
那么,造成降水量偏多的原因是什么?肖潺说,首先,气候变暖加剧气候系统不稳定,增强了大气的持水能力,是造成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的全球背景。
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受其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7月开始表现出明显偏北的特征。
同时,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持续异常活跃,导致来自西北太平洋的东南暖湿气流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异常强盛。
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大,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空气在我国北方地区频繁交汇,导致北方地区降水偏多。
趋势
近十年雨带北抬北扩未来北方降水仍总体呈偏多趋势
那么,2021年已经过去了,针对全年的降水量分析,是否能论证“雨带北移”的观点?对此,肖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雨带主要位于黄河以北地区,表现出“北涝南旱”特征。80年代开始,降水呈现南北两条雨带,即“南涝北旱”。
近十年来,雨带又开始出现明显的北抬北扩特征,京津冀地区降水量也以偏多为主。
肖潺说,研究表明,北方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受到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影响。当PDO处于冷水位相时,北方降水偏多。目前冷水位相特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将有利于未来北方降水总体呈偏多趋势。
编辑:张馨予